PVC企业探索期现货结合新路径 开展多层次营销

2013-6-6 8:29:39来源:期货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对于贸易商来讲,这两年日子非常不好过。”昨日,在“2013塑料产业大会之PVC论坛”上,宁波市耀华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平的这番感慨,引发了不少与会代表的共鸣。
  眼下国内PVC行业颇有些“积贫积弱”,既有整体产能过剩、行业开工率偏低这样的“老大难”问题,又有海外页岩气、天然气等为代表的廉价原料成本竞争,还有整体宏观经济减速带来的下游消费滑坡。行业整体的艰难形势自然也反映到低迷的市场行情上来。去年年初以来,国内PVC期货价格一直徘徊在6000—7000元/吨,即便遇到上半年国内生产厂家集中检修这样的利好,也不过反弹了200元/吨左右。
  “靠过去价格波动赚取价差的老办法现在已经不太现实了。”王华平表示,特别是对于PVC流通贸易企业来说,除了拓展自身销售渠道和提升服务等传统手段外,走期现货结合道路,与期货公司合作制定方案,按照企业需求去进行套期保值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这一看法也得到了与会其他贸易企业的认同。浙江特产有限公司石化总经理袁小明说,他在PVC贸易业务操作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整个行业进入了后扩张期,扩张的空间越来越小,贸易流通企业经营难度越来越大。
  “这样的‘倒逼’机制,正在推动企业在PVC贸易流通环节不断创新。”袁小明表示,对PVC贸易流通企业来说,对公司综合经营能力的要求比原来大大提高了,不仅要求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销售网络,更重要的还要有专业的交易技术,特别是在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对冲交易以及套期保值。后期随着电子交易化程度的提升,跨市场、跨品种的对冲交易也会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国内石化类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一些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也推出了不少石化类交易品种。对PVC企业来说,期现结合,拓展多层次的营销渠道又有了新的含义。
  “除了较早参与期货市场外,公司去年开始尝试参与电子交易市场。”山东信发集团化工销售部部长池俊庆表示,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PVC(山东)产品后,公司生产的PVC卖出了不错的价格。随着未来期货市场、电子交易市场与现货市场进一步结合,PVC行业的运营模式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必须要善于利用多样化的市场工具。
  不过,相对于规范安全的期货市场来说,以中远期市场为代表的电子交易市场在监管、交易安全等方面仍亟待改进完善。在本次PVC论坛中,不少PVC产业链企业对此表示了极大关切。但在对未来现货市场、电子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融合,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机会方面,与会代表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PVC行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很大,并且还处于行业转型的时刻。”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唐吉庆认为,企业必须要探索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除了传统的现货市场营销模式外,还要学会利用电子交易平台,同时对于规模体量较大、容易遭遇价格波动风险的企业,必须要学会利用期货工具对冲风险,甚至利用期现套利获取稳定收益。
  浙商期货副总经理魏丁认为,尽管眼下PVC期现货市场普遍不景气,但随着未来国内化工类期货新品种陆续推出,不同品种间的对冲套利机会同样值得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关注。同时,电子交易市场也比较活跃,而随着这个市场的成熟和规范,期货市场与电子交易市场之间,品种与品种之间,肯定也存在着套利交易机会。

(关键字:PVC PVC行业)

(责任编辑:0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