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供应充裕 10月跌势难改

2014-10-31 13:56:51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陈建兵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国庆节长假本应是值得高兴的日子,但华东港口甲醇市场人士今年的长假过得却是让人揪心。经历了国庆节前下游一轮周期较短、力度不强的备货补库,港口市场库存高压、走货平淡的局面仍未见根本改善。到港货源持续不减,周边下游需求继续萎靡,且宁波富德爆出10月的检修计划,并暂停接货。华东港口的甲醇市场可谓是进入了年内最为艰难的时刻。虽说长假期间因危化品车辆高速禁运带来的运费窄幅上涨和出口增加将对甲醇现货形成支撑,但这些因素在长假过后已荡然无存。   

1、国际市场

10月以来,受中东及东南亚地区甲醇装置陆续重启及欧美地区甲醇产能大幅提升等因素刺激,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低的背景下,国际甲醇价格出现弱势回调迹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鹿特丹港FOB报价402美元/吨,较月初下跌4美元/吨;CFR中国报价359美元/吨,较月初下跌6美元/吨。这是自6月底国际甲醇价格反弹以来的首次明显下调。进口甲醇对市场影响减弱。

2、下游市场

作为甲醇下游主要的消费领域,甲醛市场依旧受到房地产的影响表现低迷,目前甲醛装置开工率继续在60%以下弱势运行。占甲醇下游消费比重较大的二甲醚和醋酸市场也同样较为低迷,目前国内醋酸的平均装置负荷不足78%,较9月底10月初明显下降,二甲醚开工率只有43.6%。甲醇制烯烃的兴起成为近期支撑甲醇下游消费的主要力量。截至2014年10月份,我国已经投产的甲醇制烯烃产能468万吨,2014年新增200万吨,主要在山东和西北地区,因此对周边地区甲醇的消费有提振。但山东玉皇二甲醚制丙烯装置是以二甲醚为原料,是在原料的装置基础上改造的,因此对甲醇的需求没有增加。今年四季度我国仍有5套MTO/MTP计划投产试车,新装置投产有一定不确定。预计10月国内甲醇表观需求量在391.64万吨,较9月增加9%。

3、生产情况

装置开工率低位。因装置集中检修,目前全国甲醇开工率继续回落,至10月23日降至60.7%,为9月份以来的低位。其中华北、东北、华中地区的装置负荷下降较大,分别下降5.5、6.3和9.3个百分点;华东和西北地区的装置开工率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装置集中检修导致甲醇的供应相对减少,有利于适当减缓价格下跌的速度,但企业及贸易商去库存压力大,因此检修难以改变供应充裕但需求不足的局面。

4、天气影响 

截止10月份底,北方气温一直没有太大下降,今年冬季提前供暖基本无望,煤炭和天然气需求推后。11月APEC会议期间,为保证北京的空气质量,周边的焦化企业将会降负荷或者停产,焦炉气制甲醇数量将可能有所减少。

综上所述:进口甲醇的价格涨跌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在减弱,下游传统行业难以拉动甲醇需求,新兴的甲醇制烯烃需求虽然仍有投产预期,但对市场已经没有新意。未来甲醇走势要看国内供应情况,如果供应大量减少,甲醇价格存在上行的可能。

(关键字:甲醇 甲醇供应)

(责任编辑:0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