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2016年中国三聚氰胺市场回顾及后市预测

2016-12-28 14:45:54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术会芝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2016年国内三聚氰胺行情综述:2016年国内三胺市场上半年窄幅震荡,下半年连续两拨大涨行情,各有两千元以上涨幅。上半年市场特色是平淡无奇,低位盘整,市场主流价格在5700-6100元/吨左右徘徊,下游工厂开工不高,整体交投清淡,对三胺市场支撑力度有限。从成本面看,上半年三胺价格指数处于稳定区间,而尿素价格却有400-500元的跌幅,单从尿素成本看,三胺厂家盈利尚可。下半年市场特色是经历两拨大起大落。8月、10月三胺价格大涨,9月、11月价格大幅回落,调整幅度高达2000元/吨,三胺价格一度冲破万元大关。两拨大涨行情主要原因是装置停车检修减量所致,与需求关系不大。 
    二、分阶段价格行情:
    第一阶段:(1-3月)
    1月国内三聚氰胺行情先涨后跌,月初国内三聚氰胺市场均价为5740元/吨,月底价格暂无变动,涨跌基本平衡。本月国内部分三胺装置停车检修,整体开工情况低迷,开工率约5成左右,厂家以执行预收订单为主,出口订单居多,新接单甚少,企业库存暂维持低位。本月原料尿素价格持续走低,跌幅为5.8%,对三胺成本形成利空。临近年底,下游板材、造纸、模塑料等厂家普遍停车,开工率仅在2-3成,同时受环保核查和行业不景气影响,国内市场需求萎缩,三胺走货压力较大,局部市场暂停交易,内贸市场冷清。主流出厂报价在5700-6000元/吨。
    2月份国内三聚氰胺市场以稳为主。上半月即春节前后,市场处于休假模式,且国内终端厂家多停工,市场贸易活动缩减,内需走货无几,出口平稳,厂家调价无意义,过节期间厂家多暂停走货,有部分库存积压,华中四川厂家较明显;节后下游市场恢复缓慢,内贸交投冷清,内销走货量少缓慢,部分主发国内市场的厂家库存有压,但下游原料采购迟缓,无实际成交,出口方面走货平稳,山东地区厂家价格支撑持稳。下旬在北京召开三胺行业会议,主旨稳价小幅上调,会后厂家陆续上调50-100元/吨左右,出口发货正常,而市场多等待国内下游重启,就目前情况看并不可观,个别厂家库存有量,走货缓慢,市场仍以稳价为主。主流常压出厂报价5700-6000元/吨,成交商谈多在5600-5750元/吨左右。
    3月国内三聚氰胺市场持稳,报价无波动,成交商谈。进入三月,国内终端工厂多恢复生产,但整体开工较低,内销交投清淡,上旬部分厂家销库存为主,但整体需求未释放,下游采购一直无放量,在三胺装置多运行正常下,市场货源充足,整体发货一般,虽然中下旬原料尿素市场涨势较猛,但无刚需支撑,三胺价格波动乏力,且个别厂家反应出货疲软,因此市场仍以稳价为主,调价无支撑。出口方面发货较稳定,新单交投有所减缓,但前期待发有量,厂家出货无压,华东地区居多。主流常压出厂报价5750-6000元/吨,成交商谈多在5600-5750元/吨。
    第二阶段:(4-6月)
    4月国内三聚氰胺市场稳中小涨,整体提价50-100元/吨。本月整体开工不高在五成,各地区不断有检修装置,市场货源减量,带动市场调涨,但因需求面并无明显改善,调整幅度有限。月初北方市场欲涨明显,在出口订单支撑下,各厂无库存,加之检修装置增多,厂家跃跃欲试,成交提价50-100元/吨;华中、西南市场主销国内,调价谨慎,中旬后在检修装置较多下,西南地区厂家探涨50元/吨。出口走货持续平稳,国内交投淡稳无明显变化,厂家发货正常,市场小幅调整,主流常压出厂报价5700-6100元/吨,成交均有100-200不等的价差。
    5月国内三聚氰胺市场淡稳运行,月初西南、华中个别厂家下调50元/吨,报价基本无波动。本月检修装置不多,开工相对高位,货源充足,供需相对平稳。华东、华北地区三胺价格持稳偏高,因有出口订单支撑,厂家发货稳定,前期订单为主,内贸走货少量;下游工厂开工一直不高,且本月南方多雨,终端厂家接货稍有受限,西南、华中地区货源除供当地外,多发两广、江浙等地。目前华东地区出厂报价5900-6100元/吨,西南、华中等地出厂报价5700-5850元/吨。
    6月国内三聚氰胺市场小幅下滑,下游板材行业等厂家本就开工不足,受多雨高温农忙等影响,加之出货缓慢,厂家更是限产限量,原料按需拿货。进入6月份,需求有转淡迹象,整体新单成交明显减缓,而本月装置多运行正常,市场货源充足,厂家虽无明显库存压力,但新单跟进不畅下,价格稍有承压,高端成交减少,端午节后局地报价开始下滑;三胺价格从原料看无较大带动,而从成本面看,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三胺价格指数都处于较为稳定的区间,而尿素价格却下跌明显有400-500元/吨,单从尿素成本看,三胺厂家盈利处境尚可。目前常压出厂报价5700-6000元/吨,成交有空间,多在5550-5750元/吨,高端多为联合、九元货源,山东地区出口集港价格除去港杂、税及运费等,基本与国内价格持平,目前出口价格已无明显优势,成交量较平稳。
    第三阶段:
    7月三聚氰胺市场开工低,货源少,个别厂家因发货紧张而小涨,整体价格调整空间不大。本月平均开工45%,各地区开工均较低,稳定生产装置少量,华中较明显,华强、骏化暂停一个月,环保或集中检修限制,加之高温天气,三胺设备中催化剂多不稳定,偶有装置因故暂停。市场货源供应较少,基于淡季需求并无明显变化,市场报价持稳为主,个别厂家在发货紧张下,有小幅调整,多是承兑恢复原价;尿素行情低迷走跌,对三胺支撑不足,厂家也无较多操作。本月出口接单稳定,四川地区厂家发出口有增多,价格基本与国内持平。目前常压主流出厂报价5700-6000元/吨,成交有100-200左右价差,主流在5600-5750元/吨。
    8月三聚氰胺市场全面爆发,报价从5800直线飙升至7800元/吨,调幅高达2000元之多,主流成交也从5400-5800元/吨涨至7500-7800元/吨以上。货源持续紧张,从7月份不断有装置检修,河南环保检查力度较大,且受高温天气影响,三胺装置运行不稳定,四川、华中地区开工较低,中旬华强的意外暂停也给市场以助力,货源供给持续较少,货紧价扬有支撑,月初就开始调涨。起初涨价主要受个别厂家的吵涨,因手握大量订单下,若报价继续暂稳,新单就难有成交,于是就开始营造涨价气氛,因市场现货确实紧缺,下游工厂有因缺原料而停车的,随着有部分装置检修重启,市场上询单增加,但整体供货压力仍较大,加之买涨不买跌心态,市场上一度出现一货难求的局面,不时有经销商加价询货,也导致价格一路高涨。
    9月份国内三聚氰胺市场整体呈下滑趋势,下旬逐渐止跌回稳。由于前期8月份涨幅过大,在市场供应逐步恢复正常以后,国内三胺行情开始走软,各生产厂家陆续下调出厂价格,下游厂商压价明显,拿货谨慎,市场成交清淡,出口方面稳定出货为主,但内销价格更占优势,上下游观望心态较重。中秋节后,下游询单略有增加,因入秋以后,气温转凉,有利于下游稳定生产加之江浙地区工厂生产恢复,整体需求较前期增多,煤炭涨价、汽运限制、尿素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厂家出货情况略有好转,价格基本止跌企稳。常压出厂报价6300-6500元/吨,成交参考价6000-6300元/吨。
    第四阶段:(10-11月)
    10月份国内三胺市场再次大涨。价格从十一之前的6000元/吨上调至10300-11200元/吨,涨幅高达60%。国庆节前山东、四川地区货源供应有所减少,个别厂家就开始跃跃欲试,节日期间个别厂家装置突然暂停给市场带来涨价契机,加之部分装置生产不稳定,并未达到满负荷生产,市场供货紧张由北向南开始蔓延。三胺行业产能利用率较低,受环保及装置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导致整体开工低位,且检修装置恢复缓慢,市场货源持续偏紧,市场报价不断攀涨,厂家现货不足,老客户订单难以排单,多数不接新订单,厂家报价高位坚挺,促使价格不断创新高。下游需求尚可,虽有部分厂家因上游原料高价或无货暂停生产,但三胺市场整体供需面仍不平衡,现货不足支撑价格走高,目前检修装置积极恢复中,但短时货源增量预计不大,市场继续高位坚挺。
    11月份国内三胺市场大幅下滑,价格从10月底的9700-11000元/吨下调至7400-8000元/吨,累积降幅高达3000元/吨左右。11月初随着多数三胺装置恢复稳定生产,市场供货充足的情况下,下游开始压价,终端客户缩短拿货周期,经销商也相对谨慎,导致市场整体成交欠佳,厂家不得不降价促销,价格下调的步调不一,有待发订单的下调速度缓慢,多数明稳按降,市场实际成交量也较小,11月下旬价格调整至7000多,降价促销有了成效,终端采购较前期好转,基本恢复到整车拿货,三胺厂家也有了预售订单,价格开始止跌回稳,高端报价继续下调,主流成交基本持稳。11月底个别厂家出货好转,价格小涨100-200元,其余多数暂稳观望。截至月底主流成交价格在7000-7500元/吨,安徽地区承兑送到7700元/吨,新疆出厂6200-6500元/吨,成交单议。

三、2015-2016年出口行情分析:2015年全年总出口量211203吨, 2016年1-10月总出口量226535吨 1-10月总体月度均价893.2美金

四、2017年中国三聚氰胺市场预测
    任何一个微观市场的表现都无法和整体宏观经济割裂开来。三聚氰胺主要下游集中在与楼市相关的建筑、装修和家具业,楼市的一举一动和三聚氰胺下游需求息息相关。
    明年经济形势如何?宏观“稳中求进”:2017年经济增长不低于6%
    本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前景的认识上由“稳中有进、保持中高速增长”变为“缓中趋稳、保持在合理区间”,显示最高决策层对当前经济工作存在矛盾与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对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基本形势有事前预警。基于以上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承认目前经济增长面临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并因此将“稳中求进”的原则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在这一总基调下,中央对GDP增速的容忍度将有所提高。如2016年提出的增长目标为6.5%-7%,2017年或提出不低于6%的目标,但不能认为2017年会放弃经济增长目标而力推改革。我们预计明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6.5%左右,各方对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应继续保持积极态度。

    明年楼市如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句话道出房地产产业发展定位。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原则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房地产方面的定调,对房地产来说,整体上是利空的。

    2017年对于三聚氰胺厂家来说,外边世界很不确定,挑战大过机遇,竞争极端残酷,卖方市场一去不复返,生存成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议题。产能供大于求,价格跌破生产成本,坚持生产销售,“剩者为王”。故应从当下重新定位自己的市场位置,寻找新的经营和销售模式,与下游建立更深刻的关系,以捍卫和保障自己行业内的生存席位。2017年对经销商来说,未来仍会有坏消息,但机遇大过调战,部分掌控市场的大经销商操纵市场方面会享有更多的话语权,或许“赔本赚吆喝”“搬运工”时代结束。但上游残酷洗牌,市场大幅波动,投资风险陡增,坚定和优质厂家合作,坚守地盘夯实拓展下游渠道。

分阶段行情预测:
    第一阶段 市场盘整时期 2016年12月-2017年4月,涨不起跌不动,2017年1月厂家开工不足,下游需求逐步衰弱,预计春节前产销平稳。节后情况主要取决于春节期间上游开工率,库存消化完毕,市场可能有一波很小的市场行情。预计此阶段出厂价格在8000-8500元/吨震荡,上下波动不大。
    第二阶段 市场探底时期 2017年5-10月,南方雨季、下游终端惨淡利空因素交织,市场最激烈最残酷的竞争或出现在夏季。

(关键字:三聚氰胺 月评)

(责任编辑:0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