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年中国硫酸市场走势一般,涨跌互现,后半年地区间差异走势明显。从整年数据来分析,年初与年末酸价基本持平,根据去年冬储及今年出口的形势来看,硫酸市场走势下行为主。
国内硫酸市场1-3月份,受春节长假高峰、环保整顿、冬储等影响,硫酸市场利空;4-6月份,北方受集中检修拉动,酸价上涨20-100元/吨,。5月中旬以后,涨势渐渐退去,如江浙、广东等地均有此情况,累计幅度20-60元/吨,主要受今年化肥市场形势欠佳,出货缓慢,减少开工,从而减少库存压力。与此同时,硫酸供应未能做到与之相减,进而造成失衡一景;7-9月份,硫酸市场利空,小局部价格上调。8月后期逐步回稳,像江苏南部、安徽、湖南等地并有适当上调行为。这些地区主力厂家部分装置出现检修安排,硫酸供给减少,有所改观。9月中旬以后,硫酸价格下调,“国庆”长假、环保检查及新运输《规定》的执行都令大型冶炼酸生产企业感到举步维艰;10-12月份,硫酸市场内整体偏弱,各地行情略有差异。华东以南等多数地区硫酸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幅度30-140元/吨。与此同时,内蒙古、河南、四川等地,受冬季雨雪天气导致运输不便硫酸市场影响因素较多,整体走势不容乐观。
国内硫酸市场具体表现如下:
自进入一月份以来,国内的硫酸价格就一直呈下滑的局面,硫酸报价表面上没有太大的变动,但实际成交已经跌到企业所能承受的最底线,大部分地区98%冶炼酸销售都跌至百元以下,有的甚至出现零元销售的情况,100元以上的销售多不乐观,硫酸市场的悲惨局面较之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还要低迷。行情疲软势态愈发严重,供应过剩的局面越演越烈,但也并没有阻止生产企业的产量。近期,除了一些正常检修的企业外,很难听到有企业因销售不佳而出现停产或减产的情况,大部分硫酸生产企业都保持着正常的开工率。
冶炼酸自不必说,是有色产品的下游配套产品,且属环保产品,因此其开工情况完全是由上游产品的生产来决定的。冶炼酸价格迎来了“零元时代”,零元销售的情况也就在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出现过,然而时隔六年,中国的硫酸企业又再次面临着这种不堪的局面,销售再度进入低谷期。硫磺制酸的企业开工率保持较足,当前硫磺价格跌至800元/吨左右,98%硫磺酸价格在200元/吨,再加上蒸气的销售,硫磺制酸企业相对来讲并不亏损,因此促使了产量的增加。相对来讲硫铁矿制酸较差,当前因环保等问题,采矿要求较严,再加上硫渣销售困难,硫铁矿制酸相对于冶炼酸和硫磺酸来讲,生存空间较少,且压力较大。
业者从以下几点分析当前的硫酸现状:一、高库存。自进入一月份后硫酸企业就将清库存放在首要位置,但由于产量不减,需求萎缩,因此硫酸的过剩就越来越严重,最后致使价格也是越降越低,零元销售已司空见惯;二、高产量。当前国内硫酸生产企业除硫铁矿酸在不断减产,硫磺和冶炼酸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减少,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正值寒冬,蒸气用量较大,因此使得硫磺制酸企业多正常生产,而冶炼酸产量完全取决于上游的有色产品,因此虽然行情不佳,但也未见硫酸有减产或停产的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份国内硫酸产量为756.48万吨,去年同期产量为758.2万吨,同比下滑了0.23%;1-11月,国内硫酸总产量为8209.33万吨,同比增长2.81%。其中云南产量为127.32万吨,同比增长了5.88%,湖北产量为61.58万吨,同比增长12.91%;贵州产量为65.38万吨,同比增长了1.63%。
2015年12月硫酸进口数量为11.54万吨,去年同期进口数量是为13.6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5.29%,2015年12月出口数量为1.06万吨,去年同期出口数量为0.17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较多。其中,青岛海关进口数量为6.59万吨,2014年同期进口数量为6.04万吨,同比上涨了9.19%。
二月正值新春佳节,春节前后下游企业大都停止外采,多以消耗库存为主,大大减少了对硫酸的需求,因此导致硫酸企业的库存量不断回升,成交多一单一议,硫酸企业由于大都正常生产,库存量加速上涨,为了尽快清空库存,价格也是一跌再跌,春节前后50元/吨的硫酸几乎在每个市场都可以见到,也有部分酸企零元销售,甚至有个别硫酸企业出现补贴运费销售的情况。
上旬,由于硫磺价格不断下跌,缩减了硫磺制酸的成本,自己配套的化肥企业多自产自用,减少外采,再加上正是用电高峰,蒸气销售良好,因此大部分硫磺酸企业都保持着较高的生产水平,与冶炼酸形成了对峙的局面。硫酸市场现状如下:一、当前正值春运高峰,硫酸的汽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汽运量降低,大大影响了硫酸的出货;二、上游硫磺价格跌至800元左右,减少了硫磺制酸的成本,而冶炼酸原本就属于环保产品,因此硫磺酸和冶炼酸开工仍保持正常水平,使得硫酸产量不断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再度恶化;三、下游化肥开工率不佳,化工等企业多停产进入放假期,因此大大减少了对硫酸的需求。一系列不利因素导致酸市短期内难有好转的可能。
中旬节后春耕尚未启动,节前化肥企业库存都处于高位,一些企业为消耗库存有停产计划,贸易商处于蛰伏期,以观望为主,导致市场恢复较慢,对硫酸支撑不足,山东市场出现涨跌不一的局面。胶东半岛销售难度较大,东营、烟台等几个产量约在120元/吨的企业将周边及淄博等市场搅乱,98%冶炼酸实际成交价格在50元/吨,企业库存仍处于高位,化肥企业则由于库存偏高,也有意停产或减产清库存,因此春耕不会给硫酸市场带来转机,疲软局面将延续整个一季度。鲁西北市场酸价则出现上调,主要原因是由于其酸主要销往河北等地,且周边硫铁矿制酸已全部停产,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销售空间,从而节后酸价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小涨,98%冶炼酸实际成交约在150-200元/吨左右。可见虽同一省份,但也难以出现相同的局面。
下旬,化肥企业启动缓慢,仍处于半停产状态,多按需采购或消耗库存为主,当前对硫酸市场来讲,冶炼酸和硫磺酸仍能有存活空间,虽然空间不大,但相比硫铁矿酸要好很多。当前的硫铁矿制酸企业都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一是硫铁矿的开采,近二年环保、安全等问题是我国首要的大事,因此对矿山的开采以及选矿要求严格,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严禁私自开工,在没有熊厚的经济基础的支撑下,一些中小企业陆续关停,国内所剩的矿企屈指可数;其二销售问题,硫铁矿的下游企业主要以生产硫酸为主,而近二年来冶炼酸不断扩大,在行情不佳的当下,低于50元/吨的企业比比皆是,更有些企业出现贴钱销售的情况,这对于成本较高的硫铁矿企业来讲是完全不可能的,更何况其副产的硫渣,近几年销售也极差,其主要是供钢厂的,钢铁产能过剩在这二年也不断突显,因此使得硫铁矿制酸企业度日如年;其三运输成本过高。在没有任何利好的前提下,硫铁矿的生存空间几乎全无,不少硫铁矿制酸企业年后都开始出现停产减产的现象,部分企业表示,具体开工时间不定,可见行情对其影响有多大。
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往年正是硫酸以及上下游的需求旺季,但近几年因全球经济不景气,这种规律已经被打破,随着冶炼酸产能的不断扩大,山东、河南等地的硫酸销售越来越吃力。市场上98%冶炼酸成交约在50-150元/吨;98%硫磺酸成交约在150-250元/吨;98%硫铁矿酸成交约在170-250元/吨。在部分市场行情不佳的同时,安徽、湖南等市场则出现20-80元不等的涨幅,之后江苏、江西等市场价格也开始出现小涨,市场因地域不同行情也出现了明显的差距。
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三:一是前期硫酸价格过低,节前冶炼酸价格一路跌至50元/吨以下,节后市场出货略好,但价格一直处于低位,随着库存量的不断下滑,冶炼酸企业开始上调价格,当地冶炼酸成交价格基本上在80-180元/吨左右。二是由于硫铁矿成本增加,年后硫铁矿制酸企业大部分都处于停产状态,华中地区的酸企多为冶炼酸和硫铁矿酸,因此市面上少了硫铁矿酸的竞争,相对来讲冶炼酸出货略顺畅,酸企趁机涨价。三是虽然化肥企业开工率一般,但电解锰、钛白粉等行情好转,价格一路追涨,而我国的电解锰和钛白粉多集中在湖南、广西以及贵州等地,因此对这些地区及周边的硫酸有了一定的带动。
虽然个别市场价格好转,但大部分地区硫酸市场并不理想。以郊东半岛为例,当地冶炼酸生产企业较多,大部分成交不足百元,当前我国硫酸60%都是供化肥企业为主,开春后,我国的化肥企业开工率就一直在五成甚至更低,当前化肥库存充裕,新单成交较少,出口也不理想,因此对硫酸的需求也多是按需采购。据悉部分自产自用的化肥企业开始对外采购硫酸,随着天气转暖,蒸气用量减少,硫磺制酸的成本无形中有所增加,一吨硫磺制酸的成本约在300元以上,而当前外采冶炼酸到厂家不足250元/吨,因此一部分硫磺制酸的企业开始选择外采。当前一二月份进口硫酸量也在不断增加,合计总进口量约21.7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73%,在国内价格如此低的情况下,酸市进口量还在增加,由此可见,当前日韩对硫酸的需求也处于极低的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份国内硫酸产量为756.48万吨,去年同期产量为758.2万吨,同比下滑了0.23%;1-11月,国内硫酸总产量为8209.33万吨,同比增长2.81%。其中云南产量为127.32万吨,同比增长了5.88%,湖北产量为61.58万吨,同比增长12.91%;贵州产量为65.38万吨,同比增长了1.63%。
2016年2月硫酸进口数量为8.55万吨,去年同期进口数量是为7.98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了7.18%,2016年2月出口数量为0.02万吨,去年同期出口数量为0.16万吨,较去年同期下跌了85.46。其中,青岛海关进口量为4.8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了8.16%;南京海关进口量0.9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多。
自四月份开春以来,我国硫酸市场就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进入四月份后硫酸行情继续疲软,大部分企业价格都出现明稳暗降的局面,实际成交一单一议。虽然也有部分企业价格出现上调,但多是由于自身减产检修而做出的调整,对市场影响不大。
上旬硫酸价格多保持平稳局面,到了中旬后部分企业因报价过高,而适当下调,但实际成交远低于报价,而北方市场因前期报价过低,再加上天气逐渐转暖,将价格适当地做了一些调整,但由于整个硫酸大市场不行,因此价格上涨的也较为谨慎,担心上涨过多,会导致库存的上升。下旬随着钛白粉市场的好转,带动了山东一小部分企业价格的上涨,但由于其需求量只占硫酸供应量的10%左右,因此也只能带动周边一小部分企业。生产企业也表示,对后市不看好,因此趁机涨价后以便后期有下调的空间。
分析当前硫酸现状如下:一、硫酸产量大增。近年来随着有色企业的不断壮大,配套的冶炼装置也在不断增加,冶炼酸不受成本和需求的控制,因此其在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也正是这一原因导致市面上酸量不断扩大,使得原本就供大于求的市场更是雪上加霜;二、运输受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限制超载运输已在全国全面展开,且执行力度相当大,因此远距离运输这条路基本堵死,企业基本将运输半径控制在四百公里左右,这也就出现了产量大的地区销售困难价格低,量小的地区价格略高的不同局面;三、下游需求疲软。化肥需求量占硫酸的65%左右,而当前化肥市场内销市场基本结束,厂家重点转向出口,但形势并不乐观,近期虽有集港,但多为无订单集港,一单一议或保底价,FOB价格在330-340美元/吨。印度方面报价多在220美元/吨CFR,远远低于国内厂家报价,出口达成量有限。
2016年3月硫酸进口数量为11.34万吨,去年同期进口数量是为11.0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27%,2016年3月出口数量为0.05万吨,去年同期出口数量为0.3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跌了85.11%。其中,青岛海关进口量为8.4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1.72%;南京海关进口量0.9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了0.17%。
五月份国内硫酸价格出现涨跌不一的局面,但由于市场整体表现并不理想,因此此次价格的波动多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而做出的调整,并没有影响市场疲软的格局。业者从生产企业获悉,当前买卖双方多一单一议,价格高低不等,本地价格略高,外发价格较低,距离越远价格越低。98%冶炼酸价格基本上控制在50-150元/吨,虽然也有一小部分企业出厂价不足十元,但多是刚投产企业为占领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的销售措施。
目前冶炼酸企业停产减产较少,大部分企业都保持正常生产水平,对硫磺以及硫铁矿制酸企业冲击较大,尤其是硫铁矿制酸企业,产量较少的多被逼停,只有部分地区仍在坚强地支撑着,但也是开开停停的状态,当前硫铁矿价格已跌至谷底,实际成交低价在200元/吨左右,对硫铁矿企业来讲这个价格是没有利润的,但为了不影响其它矿产品的同步开采,生产企业仍不得不低价销售,据悉,当前国内硫铁矿生产企业年外销量达五百万吨以上,主要销往湖北、广东等地的硫铁矿制酸企业,当前硫铁矿制酸在与冶炼酸与硫磺酸的竞争中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再加上硫渣销售也较为困难,因此有不少的硫铁矿制酸企业不得不停产减产,这更是加大了硫铁矿的销售难度,不管是硫铁矿生产企业还是硫铁矿制酸企业,下半年都较为困难。相对于硫铁矿制酸企业来讲硫磺制酸企业略好些,目前硫磺价格在七百出头,而硫磺制酸的成本约在250元/吨左右,与当前硫磺制酸出厂价基本持平,虽然生产企业无太大的利润,但亏损相对会少一些,但长期下去,在与冶炼酸的竞争中压力还是相当大的。
业者认为,六月可以算是对硫酸评审的一个分水岭。上半年硫酸市场表现虽然不佳,但生产企业似乎都没有想过将价格调低,甚至可以说即使调低也都是后台暗箱操作,并没有拿到台面上,但是这种局面却在六月份出现了转折,生产企业不光下调了硫酸的对外报价,而且将报价越调越低。由此可见,当前硫酸行情真是已经差到极致,生产企业已经无力支撑库存、产量、竞争等多方面所带来的压力,而不得不采取低价的方式来销售。
导致硫酸行情较差的主要原因还是下游需求较差市场无需求而引起的。化肥作为硫酸的主要下游产品,今年的表现极度不佳,国内无需求,化肥开工率不高,但库存却很高,再加上化肥出口也在大幅下降,据悉,5月二铵出口同比下降26.93%,1-5月二铵总出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5.27%。而钛白粉市场因进入淡季也开始转移,七月出口相对较好的生产商或有继续探涨,但影响力大不如前,生产企业多各自为战,根据自身的库存等实际情况来定价,国内市场人士普通悲观。
硫酸产量过大也是导致硫酸行情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下游需求不佳的情况下,硫酸在生产上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尤其是冶炼酸,多满负荷开工,且还有新冶炼厂在不断的投建中,市面上流动资源多以冶炼酸为主。硫磺酸企业在开工上虽然有零星停产检修的情况,但由于硫磺价格较低,一些配套下游产品的企业仍多采取自产自用方针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原本就不佳的国内硫酸市场,进口硫酸量却在不断增加,出口硫酸量却出现减少。从五月份的海关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五月份我国的硫酸进口量涨幅较大,而出口量则大幅的下跌。虽然进口的十万吨硫酸不足以引起市场太大的影响,但面对供大于求的中国市场,一万吨都会让市场达到难以承受的地步,更何况十万吨,因此直接对山东及周边市场的硫酸生产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
2016年5月硫酸进口数量为12.62万吨,去年同期进口数量是为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9.25%,2016年5月出口数量为0.05万吨,去年同期出口数量为4.7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跌了92.95%。青岛海关进口数量为8.2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0.74%,天津海关进口数量为1.5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02.30%。
七月份硫酸市场继续保持下滑的局面,明降暗降同步进行。经济萧条,导致了各行各业的不稳定性,再加上去库存去产能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实施,给市场造成了短暂的恐慌。硫酸作为工业之母,其用途较为广泛,但在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也是步步为营。从春节后国内的硫酸市场便一路下滑,价格从年初的200元跌至当前的50元,且仍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国内硫酸市场的疲软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问题。
硫酸市场的疲软已成为事实,且这种疲软的势头仍在延续,生产企业基本上已无计可施,毕竟下游需求好坏并不在其所能掌控的范围内,虽然唯一可控的方式是减少产量,然而冶炼行情的好转却加大了硫酸的产量,这使得硫酸供应量远大于需求量,生产企业多采用一单一议的方式成交,为了抢占市场库存一旦增加,价格便会无底线下滑,然后价格下滑后也是很难再恢复的,所以生产企业对价格的掌控也较为严谨。
当前硫酸下游无支撑,主要下游产品化肥内销淡季,出口也屡屡受阻,化肥开工率在不断下滑,对硫酸多是按需采购,电解锰现货资源不多,价格维稳,主流报价在9800-9900元/吨。而钛白粉市场因进入淡季也开始转移,七月出口相对较好的生产商或有继续探涨,但影响力大不如前,生产企业多各自为战,根据自身的库存等实际情况来定价,国内市场人士普通悲观。除了硫酸产量大需求差以外,当前降雨也成为影响硫酸销售的主要原因。南方进入多雨季节,安徽、湖北等地的强降雨导致硫酸的运输中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生产企业原本库存就处于高位,运输再受到阻碍,这更加大了销售的难度。
2016年6月硫酸进口数量为15.04万吨,去年同期进口数量是为10.3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5.86%,2016年6月出口数量为0.04万吨,去年同期出口数量为2.2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跌了53.80%。青岛海关进口数量为9.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1.33%,黄埔海关进口数量为1.8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10.66%。
八月份硫酸市场仍处于下行通道,市场因无利好刺激,再加上硫酸产能过剩严重,实际成交价格不断下滑,据悉,有部分冶炼酸企业为了降低库存,对外贴补近百元。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也足以看出硫酸行情的疲软程度已经跌入历史的最低谷期。
进入16年后国内的硫酸企业便开始亏本销售,尤其是硫铁矿制酸企业几乎每吨都亏损30-50元不等,长期的亏损使得一部分私企已经无法承受而出现停产的现象,只有一些大型的企业在开工,使得硫铁矿酸的产量也在不断减少。在主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主力及部分厂家在8月中旬后将酸价窄幅上调10元/吨,硫铁矿酸成交价格约在120-170元/吨。但由于周边冶炼企业的增加,硫铁矿制酸企业的涨价也并不被看好。
近年来随着有色产业的不断扩大,配套的硫酸设施也在不断增加,预计今年硫酸的总产量将在一个亿左右,而过剩局面将继续扩大。需求小,产量大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硫酸长期的疲软,九月份是国内传统的用肥旺季,从当前国家取消了对化肥的所有优惠政策,终端采购量的减少,出口的萎缩,化肥企业的库存不断增加,且亏损严重,而硫酸的百分之六十都是供给化肥企业的,这需求明显的减少造成了硫酸的清淡。
月底杭州G20峰会硫酸生产及运输受到限制。浙江因G20使得周边硫酸及上下游企业基本处于限产或停产状态,铜陵也于8月20日-9月10日要求限产,开工仅一半,安徽地区执行合同用户为主,实际一单一议,外发部分实单价格窄幅上调20-30元/吨,外发主要市场为江苏和湖北地区。其它华东市场除山东外,均有厂家陆续出现停车减产现象,会议期间杭州、上海等方向运输的危险品将停滞,将一直到9月中上旬结整。
生产情况: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7月份国内硫酸产量为714.28万吨,去年同期产量为712.47万吨,同比下滑了1.3%%;1-7月,国内硫酸总产量为5071.94万吨,同比下滑了0.1%。其中云南产量为98.32万吨,同比下滑了13.5%%,贵州产量为68.48万吨,同比增长了19.4%,湖北产量为57.37万吨,同比下滑了19.4%。
2016年7月硫酸进口数量为15.16万吨,去年同期进口数量是为12.4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1.45%,2016年7月出口数量为0.1万吨,去年同期出口数量为2.96万吨,较去年同期下跌了21.45%。青岛海关进口数量为10.1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8.33%,湛江海关进口数量为1.96万吨。
九月份的硫酸市场终于开始有了好转的迹象,部分企业价格在中下旬做了小幅的调整,虽然涨幅不大,但生产企业的库存量确实出现了下滑,当前此次硫酸的小涨与下游的需求相关性不大,主要是由于运输以及环保等外界因素造成的。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于2016年8月18日经第18次部务会议通过,自2016年9月21日起施行。豫陕界,鲁豫界,豫皖界,苏皖界,苏浙界,川陕界,交警路政,已开始实行新规,4轴超31吨,6轴超49吨,超3吨内,每吨罚款300,扣三分,超3吨外,5000到3000罚款,一次性扣十二分,粗略估算硫酸的运费将上涨30-50%之多。这无形中给硫酸企业增加了一定的压力。这些成本将由买卖双方的谁来承担?无疑是买方,运费价格上涨也必将带动硫酸产品的上涨,这期间卖方实际上也并无利润,只因成本都增加到了运费上。
随着有色产品的不断扩大和增加,冶炼酸作为配套环保产品,产量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冶炼酸的品质也在不断提高,基本上可以与硫磺和硫铁矿酸品质相媲美,再加上其成本较低,销售价格较为灵活,在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对于硫磺和硫铁矿的冲击也越发明显。目前较为吃力的是硫铁矿制酸企业,从上游的硫铁矿到硫酸再到硫渣,整个产业链都很难衔接上,目前产矿地多集中在广东、陕西地区,而需求地多为湖北市场,环保组入驻湖北地区,导致生产企业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一些矿制企业不敢生产因此对于采购也并不感兴趣,因为库存中的矿如果含砷超标也将被查,导致湖北市场基本处于半停滞状态。硫铁矿销售企业失去了湖北这块大市场,只能在本地消化,导致当地矿竞争较大。长久以来的亏损,使得一些中小企业信心尽失,预计下半年或明年,将会出现集中关停的现象。
生产情况: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8月份国内硫酸产量为715.41万吨,去年同期产量为785.02万吨,同比下滑了8.9%%;1-8月,国内硫酸总产量为5823.95万吨,同比下滑了0.8%。其中云南产量为107.61万吨,同比下滑了15.4%%,贵州产量为64.45万吨,同比增长了2.6%,湖北产量为59.55万吨,同比下滑了19.9%。
2016年8月硫酸进口数量为11.69万吨,去年同期进口数量是为7.6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2.26%,2016年8月出口数量为0.1万吨,去年同期出口数量为2.96万吨,较去年同期下跌了21.45%。青岛海关进口数量为5.0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91%,湛江海关进口量为2.90,去年无,南京海关进口数量为2.0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03.1%。
进入十月份后,硫酸市场一改上半年的疲软态势,出现两极分化局面,价格开始出现小幅波动。下游主供化工且硫磺制酸的价格呈涨势,涨幅不大约20元/吨,主要分布在华东、西南市场;而下游以化肥为主的冶炼酸企业则继续保持跌势不改,这些企业分布较为广泛,以赤峰、河南市场最为惨烈,当地不少硫酸销售价格低于10元/吨。
硫酸价格上涨多以硫铁矿制酸为主,尤其是广东市场,前期受到冶炼酸的打压硫铁矿酸价一度跌至150元以下,大部分企业都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同时也将硫铁矿的价格拉低,使得硫铁矿价格一度跌破百元,库存也是越来越高。就在大家对硫铁矿市场不看好的时候,硫磺价格开启了上涨模式,当前价格已突破700元冲刺800元/吨,面对持续疲软的硫酸市场,不少硫磺制酸的企业为了减少成本纷纷调转方向,将硫磺制酸改为硫铁矿制酸,因此拉高了硫铁矿的价格也顺便带动了硫铁矿酸的价格,虽然对市场影响不大,但多少可以减少硫酸企业的亏损。
价格下滑的地区多集中在冶炼酸产量较为集中的市场,如:赤峰、河南等。这些地区冶炼酸产量较大且集中,下游主供化肥企业,新交规颁布以后对其影响也是最大的省份,当前运输不畅是这些地区的硫酸企业最大的难题,估计市场会有近三个月的断茬期,这段时间生产企业的库存将会增加,因此价格下滑是唯一减轻库存压力的方法,而下游化肥企业整体开工并不理想,对硫酸的需求也多是按需采购,硫酸销售难度不断加大。
环保一直是这些年来化工企业的重点工作,国庆节后环保组入驻的是山东和湖北两大地区,这二个地区也是化肥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一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一些小的硫磺、硫铁矿制酸企业多采用停产检修来应对,市面上硫酸资源略有减少,因此给一些较大的硫酸企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商机,虽然这种局面持续时间不会太久,但企业仍抓住了商机,迅速降低库存量,尽量将产销持平。
2016年9月硫酸进口数量为7.25万吨,去年同期进口数量是为10.7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了32.27%,2016年9月出口数量为2.51万吨,去年同期出口数量为0.0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多。青岛海关进口数量为2.46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了55.11%,湛江海关进口量为2.07,较去年同期增长132.58%。
十一月份中国硫酸市场南方走势明显好于北方,幅度明显。南方市场向好走势延续,其涨幅度大的市场体现在江苏、安徽、云南等市场,安徽主流厂家开工不稳,下游需求稳定,江苏主力厂家酸价再次上调40元/吨左右,周边多数厂家跟调,幅度在30-70元/吨左右。此期间原料硫磺价格本月保持上涨走势,国产硫磺价格也出现了几连涨现象,局部硫酸供应量有减少。与此相比,北部市场无利好。市场暂无好转迹象,低位整理。
国内硫酸市场局部上调,南方市场向好走势延续。苏皖、两广地区走势较好,硫酸价格均上调,广东地区主力及周边部分厂家酸价上调20元/吨左右。云南地区主力厂家酸价上调20元/吨左右。江苏地区化工行业需求集中,现货供应稍显紧张,江苏、安徽地区厂家出货顺畅,酸价普涨20-30元/吨左右。主要在于化工产品价格走涨,原料采购积极,复合肥主要生产原料上涨,局部市场硫酸流通现货有减少。
国内硫酸市场局部下调,山东市场环保压力较大,下游化肥厂家开工不足,局部酸价窄幅下调10元/吨左右,河南延续走势疲软,少数厂家酸价下调10-20元/吨左右,实际成交商谈为主。这与近期局部硫酸供应量减少有直接关,加之原料硫磺走势较为稳定,化工行业用酸相对平稳。河南地区市场低迷走势难改,少数厂家开车计划一再延迟。上游硫磺市场保持涨势,支撑局部酸市;下游磷铵冬储进展缓慢,依旧利空影响酸市。下游磷铵市场交投积极性欠缺,冬储政策未明,多地硫酸需求疲软下。
11月26日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莅临湖北,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检查工作。期间硫酸中小矿酸企业及下游一些领域开工将会受到影响。对于此事,业内人士心态表现不一,有待市场进一步观察。北部地区变化不明显,窄幅整理运行。
预测2017年磷肥工厂开工会维持目前的水平,以拉动价格回升。未来几年硫酸作为化工生产中最基本的原料之一,其下游的减产速度快于硫酸,则形成利空。根据今年硫酸减产速度来看,2017年硫酸产量减少不会超过三个百分点,整体慢于下游行业。全年价格方面走势来看,或在下游产品价格上扬及成本提升的拉动出现上涨。
(关键字:硫酸 硫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