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6年后,尽管多项关键技术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和突破,但甲醇汽车距离市场化的道路还有一段路要走。
7月17~18日,2018年中国甲醇汽车技术交流会在陕西榆林召开。这场为期两天的交流会围绕甲醇汽车讨论了甲醇燃料的应用、甲醇燃料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和甲醇产业的现状与展望。“甲醇这一化工产品的发展历史已经多年了。”甲醇汽车试点专家组组长,原机械部部长何光远说,“我国对甲醇作为车用燃料替代品的支持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2012年甲醇汽车试点以来,1024辆不同车型,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区,累计运行1.84亿公里,采集的5亿多条技术数据证明,甲醇作为车用燃料是清洁的、高效的和安全的。”
“毒”之辩
“我们是做燃料,不是做饮料。”这是被人称为“甲醇”部长的何光远在交流会上提到早年推广甲醇燃料时面对人们质疑甲醇有毒时所说过的一句话。“甲醇作为燃料一直存在于客观现实中,如早期的F1赛车燃料,我们小时候非常喜爱的航空、航海模型动力燃料等。由于甲醇自然存在的酒香特点,被一些不法分子勾兑假酒,也形成了甲醇有毒因而不能作为车用燃料的较偏激的社会认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秘书长魏安力说。
“甲醇的毒性问题不应该成为甲醇汽车推广应用的意识障碍。”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专家谢振华从毒理学的角度结合实验数据和甲醇汽车试点地区搜集的数据表示:环保性方面,甲醇汽车常规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非常规污染物甲醛排放低于规定限值,与汽油车处于同一数量级,颗粒物排放相比汽油车降低。安全性方面,甲醇和汽油毒性程度基本一致,其职业危害程度均为轻度危害,试点地区均未出现影响涉醇人员人体健康的病例,涉醇场所空气中甲醇浓度均低于我国职业接触限值。
谢振华同时表示,我国的能源国情是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煤炭作为能源主体的状况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煤制甲醇是清洁利用煤炭的有效途径,如果甲醇成为较大份额的车用替代燃料,将会有益能源多样化战略,改善能源安全状况。
技术日臻完善
“关键技术包括开发了集成式灵活控制系统;开发了两套独立的燃料供给系统;在非金属材料耐醇腐蚀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发了独立双腔联体油箱、非接触式甲醇液位传感器、组合仪表装置等关键零部件;排放水平达到最新国五要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金先扬和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甲醇燃料乘用车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截止目前,吉利累计了四款甲醇动力发动机,累计完成了十四款甲醇轿车产品,并获得工信部产品公告。”在柴油机领域,来自中国重汽杭州动力研发中心实验室副主任裴卡斯介绍了重汽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型卡车搭载样机D10.34-40M(国四排放)、D10.34-50M(国五排放)两种机型。据介绍,当车辆运行状况为满载80km/h时,对比车辆在双燃料模式下和纯柴油模式下燃油经济性,柴油/甲醇双燃料汽车比柴油汽车每百公里节省费用60.5元。
市场化的难点
似乎无论是甲醇汽车的技术突破和甲醇产业带来的的高速发展还是甲醇经济的广阔前景都在急于呼吁甲醇汽车市场化,但是甲醇汽车离市场化还有关键的几步路要走。“甲醇产业发展多年,已经有了自己的供求机制,如果甲醇的价格再涨,我们做甲醇汽车就没有盈利的空间了。”一位从事甲醇内燃机电子系统研发的人士在会上告诉记者。确实,抛开甲醇清洁价值,市场对甲醇的认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甲醇比汽油便宜。“甲醇汽车要推广和发展,在甲醇价格与传统甲醇产业上还需要协调。”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甲醇分会副会长韦勇在会上提到。
除了甲醇的价格,甲醇汽车的基建设施依然很不健全。目前全国的甲醇加注站基本上集中在甲醇试点区域,“甲醇的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不光是有车就行的,还需要加注站、甲醇供应和输运等多方面协同。”何光远老部长在交流会上表示。现如今,甲醇燃料发动机都是依靠汽油来点火,利用甲醇来燃烧的模式,“从这一点看甲醇燃料利用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何光远老部长在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链解气’技术能够将甲醇链解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从这一点看更有发展价值,是更清洁的能源”。
前途光明道路,道路曲折。我们不知道甲醇汽车离市场化有多远,只知道它越来越近。
相关链接
甲醇经济未来可期
2017年我国甲醇产能8351万吨,同比增长8%。全球甲醇产能约13660万吨,中国占61.1%。2017年全国甲醇产量6146.5万吨,同比增加16.5%。全球甲醇产量约10304万吨,中国占59.6%。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甲醇分会副会长韦勇表示,因为我国甲醇产量和产能的巨大,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甲醇,“中国决定了世界甲醇的地板价和天花板价。”
甲醇不仅可以作为汽车燃料的替代品,在船舶、动力系统,热力燃烧领域等领域将会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全球甲醇协会行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赵凯表示,全球约10万艘船舶,3.7亿吨燃料消费的是重油和中质油。“这是一种高污染的燃料而甲醇船舶燃料经过多国多公司的测试,能够有效的降低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魏安力表示,目前甲醇在混合动力系统可实现内燃动力和电动动力分别或协同驱动,在增程式驱动动力系能增加动力电池能量不足时保持车辆有效运行里程,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目前处于工程化应用初期阶段,氢能的制备和加注需要与能源产业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协同推进。甲醇燃料的热力燃烧必将成为绿色能源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字:甲醇 甲醇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