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观点
二、中美贸易战背景概况
自2018年3月8日特朗普宣布对钢铁征税打响贸易战第一枪以来,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于7月6日执行对中国进口500亿商品加税25%。6月16日,针对美国6月15日的决定,中国国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美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商品(340亿),自今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美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114项商品(160亿)加征关税,实施时间另行公告。6月18日,特朗普又宣称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威胁如果中国反击,美国将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追加额外关税。
这一系列事件,对于依赖进出口贸易的商品影响深远,市场也针对美国的500亿清单、2000亿清单以及中国的340+160亿清单展开了广泛的探讨。本文基于公开的贸易和进出口数据,就聚酯产业链涉及产品的贸易情况展开分析,希望得出本轮贸易战对于行业的潜在影响。
三、中国聚酯产品直接对美出口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聚酯生产国,聚酯产品大量对外输出。直接对外输出的产品以瓶片、短纤为主,2017年合计对外输出539万吨,其中对美国输出约20.87万吨,占总量的3.87%,排名全球第八。
国家
中国出口(万吨)
占比
日本
42.80
7.94%
印度尼西亚
34.22
6.35%
土耳其
32.11
5.96%
越南
31.80
5.90%
埃及
29.50
5.47%
韩国
21.82
4.05%
巴基斯坦
21.05
3.91%
美国
20.87
3.87%
印度
18.81
3.49%
其他
286.22
53.11%
从细分产品来看,占中国对美输出聚酯量最大的是短纤,2017年中美贸易额约17万吨。目前,相对贸易量较少的瓶片等产品已进入500亿清单,而短纤在2000亿清单之中。对中国来说,3.87%的出口比例影响有限,对美国而言,11.4%的进口比例也非伤筋动骨,市场也可以通过间接贸易消化。综上所述,除短纤产品面临少量压力外,中国聚酯产品直接对美出口关税对于4500多万吨聚酯总需求而言影响不大。
四、中国聚酯产品间接对美出口1. 美国纺织服装办公室中美纺织贸易数据
如果说聚酯产品的直接出口相对容易观察,那么聚酯产品制成服装、纺织品后对于美国的间接出口,则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缺少数据,市场只能将结论停留在中美纺织服装贸易额占总服装纺织出口额的17%这一概念上。
在此感谢天风期货研究所开放互助的研究氛围,在我们棉花研究员陈晓燕老师的帮助下,发现了美国纺织服装办公室(https://otexa.trade.gov/)提供的贸易数据,其数据不但对是否化纤类别加以区分,更是把贸易量精确到平方米单位,为我们核算至重量提供依据。美国服装纺织办公室以美国编码方式统计各类服装纺织品进出口量,将600-670之间的编号给到人造纤维产品,其中包括化纤纱线、化纤布料、化纤服装及化纤纺织品四大类型。2017年中美贸易化纤类数据统计如下:
编号
产品
中美贸易量(亿平方米)
600~607
化纤纱线
5.97
611~629
化纤布料
4.65
630~659
化纤服装
75.92
665~670
化纤纺织品
124.95
2. 基于米克重的贸易数据转换
中国纱线、布料等中间品对面出口量不大,服装、纺织品是中美贸易的核心。我们希望通过平方米到千克的转换,估算这部分贸易量对应的聚酯消耗量。核心计算步骤如下:
化纤产品重量=化纤产品面积*米克重
涤纶产品重量=化纤产品重量*涤纶产品在化纤中占比
涤纶消耗量=涤纶产品重量*纺织损耗=涤纶产品重量* (1+织缩率)
以上计算有几个关键数据的推敲:
米克重。面积到质量的转化牵涉到米克重这一概念,是我们数据转换的核心。针对不同编号项下产品,我们使用不同的米克重。数据来源分3部分:①美国纺织服装办公室公布的米克重数据;②美国海关公布的进口重量/进口面积;③请教绸都网、轻纺城、CCF专家得到的米克重估数。结论是:布和纱米克重大致区间在0.12-0.15克/平方米;服装的米克重在0.15-0.25克/平方米;纺织品的米克重在0.07-0.3克/平方米(注:纺织品米克重差异较大,但是我们根据海关及服装纺织办公室数据相验证,得到部分税则号下纺织品米克重确实在0.07附近)
涤纶产品在化纤中占比。该数据我们通过2个来源推敲:①日本化纤协会数据;②涤纶产量/化纤产品产量。估出该比例约为0.85附近。
纺织损耗。这里我们考虑织缩率等损耗,织造过程中大约损失10%左右。
3. 间接对美出口折合聚酯需求量
纱线和纺织品在海关有直接的重量以及米克重,可直接引用。布料和服装端,考虑到米克重对需求量估算影响极大,我们采用分高低两个值来进行区间估算。从估算结果来看,间接对美出口折合聚酯需求量约200-250万吨。
低
高
米克重
折聚酯需求(WT)
米克重
折聚酯需求(WT)
纱/纱线
-
4.54
-
4.54
布料
0.12
5.21
0.15
6.50
服装
0.15
89.86
0.25
140.22
其他纺织品
-
100.64
-
100.64
合计
-
200.25
-
251.90
后续数据我们采用布料米克重0.12,服装米克重0.2来进行中间值估算。依据美国500亿和2000亿清单中的税则号,对细项数据加以区分,发现500亿清单中并未有服装纺织品出现,而2000亿清单中纱线、布料以及部分纺织品在名单内,服装仍被排除在外。
从美国进口比例看,服装和纺织品无疑是聚酯直接或间接出口中体量最大占比最高的产品,化纤服装对中国依赖度48%,化纤纺织品对中国依赖度79%,如果美国强行在化纤服装纺织领域征收关税,无异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相信这也是美国暂时未将这些产品完全纳入2000亿名单内的原因之一。
五、美国化工原料对中国出口
中美间产业结构以及进出口商品不同,导致中美贸易战征税产品各有侧重。美国对中国产品关税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制造业产品,而中国对美国的反制则更多在原料端,化工产品集中在尚未执行的160亿清单之内,涉及原油、粗二甲苯、聚烯烃等产品。
产品
税则号
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万吨)
340亿名单
160亿名单
未入征税名单
原油
27090000
1118.45
-
1118.45
-
粗二甲苯
27073000
0.0013
-
0.00
-
对二甲苯
29024300
25.62
-
-
25.62
乙二醇
29053100
18.27
-
-
18.27
合计
1162.34
0
1118.45
43.89
从目前公开信息看,聚酯产业链相关产品中中美贸易相对大的对二甲苯和乙二醇等产品暂未列入清单,其他关联产品看,原油被列入清单,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在1000多万吨,但也仅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2.6%。
对于尚未列入清单的对二甲苯、乙二醇产品,投资者也不用过分担心其未来影响。首先,对二甲苯中美贸易量占中国进口量的1.7%,乙二醇中美贸易量占中国进口量的2.1%,几十万吨的体量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转移;其次,中国未来有大量对二甲苯和乙二醇装置新建投产,也无需担心来自中美关税端的冲击。
六、总结
从原材料到终端纺织品,中美贸易在聚酯产业链中贸易产品丰富,但从实际体量和占比来说,只有对化纤类服装纺织品征税才动其根本,目前的贸易战尚未打到这一步,美国也不愿意在找到替代供应前,对服装纺织贸然加税。
即使最终全面征税,总共涉及聚酯需求体量在200-300万吨之间,对于中国今年超过4500万吨的聚酯产量而言,影响也较为有限,我们将密切关注未来的贸易战动向。
附表1:美国500亿、2000亿清单影响(折聚酯量)
附表2:中国500亿清单影响
(关键字:聚酯 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