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新时代系列报告之新能源化工材料:新能源产业步入快车道 化工材料迎来发展新动能

2021-8-23 8:28:13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张贺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新能源快速发展引领新能源产业迎来产能扩张期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能源体系重构已势在必行。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推动效应的逐渐增强,需求也不断提升,从而带动产业链上游各环节各细分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为了满足全球快速增长的动力电池需求,全球主要动力电池公司大举扩张,进入了产能扩张期。我们预测到2025 年,国内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1389GWh,而2020 年国内动力电池产能仅有191 GWh,5 年CAGR 高达49%。

在储能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使得储能的规模化应用迫在眉睫。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的预测,保守情况下2025 年国内电化学储能规模将达到176GWh,5 年CAGR 高达61%,市场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再叠加3C 电池和其他端,2025 年国内锂离子电池规模将达到1645GWh,5 年CAGR 为41%。在光伏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的预测,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将从2020 年的253GW 增长至2025 年的693GW;新增装机量从2020 年的48.2GW 增长至2025 年的110GW。新能源行业整体将迎来快速扩张期。

需求迎来高增长,新能源化工材料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下游供需供给端的快速扩张,锂电池产业链上游各环节相关的化工材料的需求也随之快速提升。但此前,由于技术壁垒、环保限产等原因,我国很多锂电相关的化工材料大多依赖进口,国内自产较少,且即使现在众多企业开始进入产能规划和建设阶段,大多数产能也需要到2022 年之后才能陆续投产,进而导致一些产品在现在,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形成供需严重紧张的格局。在此,我们对锂电产业链上游各化工材料的供需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并发现,诸如锂电池隔膜、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磷酸铁、EVA 等新能源化工材料在短中期内将维持供需偏紧的格局,相关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拥有较大的价格和盈利弹性。

(关键字:化工)

(责任编辑: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