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神马集团打造盐-氯碱-PC产业链

2022-2-24 8:56:32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张贺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叶县,这个被誉为“中国岩盐之都”的古城,再次见证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经过5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2021年12月11日,13万吨/年双酚A项目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双酚A产品。2022年1月17日,10万吨/年PC项目打通工艺流程,向着稳产提质迈进。

新项目孕育新希望,新材料引领新发展。

这个承载着集团盐化工板块整体扭亏脱困的“希望工程”,既是集团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重大项目,也是河南省和平顶山市的重点项目。

10万吨/年PC项目配套13万吨/年双酚A建成后,实现了资源(盐)—烧碱氯气(化工)—PC(材料)的升级,填补了河南省双酚A及高端PC材料市场空白。”2月19日,聚碳材料公司总经理刘武松说。

谋划“新”产业奏响最强音

作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聚碳酸酯(PC)广泛用于建筑板材、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可谓“前景一片大好”。

然而国内PC行业却处境“尴尬”——全球每年PC消费量在500万吨左右,其中中国占了40%。PC市场“蛋糕”虽诱人,但也不是随便就能“分食”。由于国内企业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国每年需进口150万吨左右。

“2014年之前,我国运行着约60万吨PC装置,均为外商投资,进口依存度持续在60%以上。作为一种通用材料,这种高比例的进口依存度是较为少见的。”刘武松说。

PC市场为何如此难以分一杯羹?

由于行业产能集中度高、技术壁垒高、光气布点限制等原因,国内许多企业遭遇“开工之日即是停产之日,开车要开上半年”的尴尬处境。

危机就是机遇,时机就是商机。

PC生产技术有光气法和聚酯法。目前全球高端PC生产线均采用光气法,相比聚酯法,光气法在产品品质、生产成本等方面更胜一筹。但是由于光气的生产受到严格管控,导致许多PC项目不得不选择聚酯法生产工艺,但对于集团来说,这恰变成了独特的优势。

集团近年来一直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紧盯行业前沿、市场高端,超常规高速发展。

“集团现有3家氯碱生产企业和1家有光气生产资质的公司。氯碱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气,氯气处理能力不强一直是制约氯碱企业产量提升的瓶颈。

此外,化工产业是集团主要产业之一,而盐化工产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市场需求量下降、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盐化工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集团拥有良好的盐化工产业基础、丰富的岩盐资源储备,尤其是拥有生产PC工程塑料所需的氯气、光气等上游盐化工产品,产业链优势突出,含盐废水可作为氯碱化工原材料,形成循环经济。建设以双酚A和光气为原料的PC项目,既可解决氯气平衡难题,又利用现有资源延伸盐化工产业链条,符合集团产业升级换代的方向。”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经过深入调研、慎重决策,集团领导班子决定将PC作为集团盐化工板块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政策,重点探索实施光气法聚碳酸酯建设项目及配套双酚A项目。

2019年6月,集团与美国凯洛格·布朗·路特(KBR)集团公司签订PC项目技术转让协议。

2020年3月11日,首期10万吨/年PC项目打下首根桩基,标志着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按照规划,该公司计划分两期建成总规模40万吨/年PC项目,建成后产能规模居国内第一方阵,同时每年可消化集团氯碱化工企业20万吨烧碱、15万吨液氯,减少液碱外运量60多万吨,不仅可有效应对烧碱下游主要产业——氧化铝市场萎缩带来的冲击,还能实现液氯变废为宝。

此外,联合盐化公司现有背压锅炉产生的蒸汽和电力,完全能满足PC与双酚A项目需求。如此一来,集团将打通煤—电—蒸汽、盐—液氯—烧碱—光气、双酚A—PC的产业链条。

项目建设期间,集团领导高度重视项目推进工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多次带领有关人员协调办理手续,深入项目现场调研。今年春节期间,李毛再次来到项目现场,鼓励大家说,PC项目对于打造新型盐化工产业链,提升全省乃至全国盐化产业高端化、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继续发扬好项目建设中的优良作风,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借鉴和吸取外部先进企业经验,确保项目早日实现连续稳定运行,生产出优质产品,为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

与此同时,省、市及当地政府多方联手,共同发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破除藩篱、壁垒,全力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在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下,光气设施及布点顺利得到审批;11亿元涉及土地和水、电、气、暖等要素保障资金顺利到位;7条高压线路顺利迁移;全长11.2公里的蒸汽、自来水、天然气等管廊直接铺设入厂。

此外,为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当地政府提前谋划、统筹布局,实施路网互联互通工程,投资9亿元的东环路东移项目、投资3亿元的PC大道加宽项目正在建设,PC项目周边的3条道路即将开工。

擂响“奋进鼓” 项目“加速跑”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叶县产业集聚区,一座占地面积约1000亩的现代化工厂渐渐露出轮廓。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土地,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平煤神马人用双手和智慧,在19个月内创造了这一辉煌,比正常建设周期提前了3个月。

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快”字贯穿始终。

短短35天之内,3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1100户3800余人的拆迁安置任务圆满完成,至今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13万吨/年双酚A项目仅用了14个月就建成投产。

“快”的背后是广大建设者的辛劳与汗水。

由于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再加上受疫情影响,生产厂家无法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聚碳材料公司技术人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知难不畏,绝壁可攀。50多名核心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摸索,在失败中总结,成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路上的“拦路虎”。

在双酚A生产现场,处处彰显着职工智慧。

双酚A是一种易结晶的化合物,生产过程中温度低于158摄氏度时会出现结晶现象,堵塞精制单元中的管道。该公司双酚A车间技术人员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对装置进行151项技改,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双酚A项目投料一次性试车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双酚A装置4台进口离心机设备比原计划晚5个月到厂,加上疫情影响,国外专家无法到现场指导安装,技术人员每天“啃”资料,愣是将1个月的安装调试时间缩短至15天。目前设备运行稳定。

项目建设过程中,在集团指导下,该公司紧紧围绕“好、快、省”原则,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抓住市场有利时机,加快施工进度,力争重点项目早日投产见效。

“好”即设备要好,技术要好。按照集团要求,该公司加强顶层设计,始终瞄准技术领先、产品高端。PC项目采用美国凯洛格·布朗·路特(KBR)集团公司的光气界面缩聚法生产工艺,建设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运行安全环保、技术全球领先。此外,该项目核心设备均来自国内外知名厂家的“硬核”产品,为聚碳材料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即项目建设要在“好”和“快”的前提下,尽量压减概算。该公司摸清各个可能增加概算的关键环节,提前制定针对性措施,采用市场竞争、网上比价等方式,最大限度控制各项概算支出,确保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争做奋斗者 建功新征程

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两年“会战”,项目现场设备轰鸣,激发着聚碳材料公司每一个人的工作热情。

把指针拨到2020年1月份的一天。

当天一大早,该公司仓储管理中心主任梁钊接到电话:“施工现场在垒围墙时,一些不了解情况的村民赶到现场阻挠。”挂上电话,梁钊冒着冰冷的冬雨,赶到现场解围。

村民散了,浑身湿透的梁钊却倒下了,被送到医院救治。那段时间,由于劳累过度,他连续晕倒4次。

万事开头难。项目建设初期,需要拆迁附近的村庄和工厂,范围广、难度大、环节多,作为前期协调的负责人,梁钊没少犯难。

他到村民家里讲解政策,话还没说完,就被赶出门外;到当地企业协调,对方不仅不配合,还威逼利诱;到各部门协调相关事宜,有时候一天要跑数趟。然而,不管有多困难,梁钊心里始终有一个念头:快一点儿把拆迁任务完成,决不能拖后腿。

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

这是每一个项目参与者的共同信念。

该公司有职工180名左右,其中核心技术员仅有50多名。建设期间,他们夜以继日,不敢停歇。

在项目投产之际,双酚A车间技术员徐志峰父亲突发心梗。徐志峰得知消息后心急火燎地赶到医院为父亲办理住院手续,第二天把父亲交给妻子照顾后,又匆忙回到单位;杨科和爱人分别是该公司双酚A车间和化验室的职工,两个人都上班时,正在上六年级的老大充当起“家长”的角色,放学后去幼儿园接自己的弟弟回家。

2021年12月11日,对于聚碳材料公司来说,是激动人心的一天。这一天,双酚A项目正式试车。

然而,就在试车前一天,液态双酚A进入造粒塔后,系统运行不稳定,一旦管道堵塞将发生灾难性事故。双酚A车间技术员王钰玮带领职工冒着严寒,在52米高的造粒塔顶部待了20个小时,没喝过一口水、没吃过一口东西,保证了双酚A在异常情况下安全退料3次,为调整装置争取了宝贵时间;双酚A车间职工陈佳星连续3天几乎没有合眼,一直和工友奋战在现场。

他们以厂为家,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定要把双酚A装置开起来,开好。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一路走来,他们奉献青春,挥洒汗水,不断孕育荣誉与成绩。

双酚A车间主任吕国辉告诉记者,两年间,他们没日没夜忙碌在项目建设现场,照顾不了妻子和孩子,孝敬不了年迈的父母,心里很是愧疚。但是人生能有几回搏,集团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他们要全力以赴,为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

2021年12月11日,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双酚A装置一次性投料并生产出合格产品,产品质量优等品率达到99.93%,符合国标优等品指标。目前,双酚A产品销售至山东、大连、安徽等地。截至目前,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约2.6亿元。

目前,该公司二期年产24万吨双酚A项目已经启动,将利用一期预留土地、依托部分公辅工程,为后续规划的年产30万吨PC项目提供原料保障。

(关键字:氯碱)

(责任编辑: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