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月评:节能减排、出口利好支撑价格持续攀升 后市看稳

2010-9-29 17:24:00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行情回顾:

本月国内尿素价格涨势难挡,大部分地区月内平均吨价涨幅在200元左右。北方主流出厂价从月初的1600-1620元/吨涨至月底的1820-1850元/吨。促涨因素主要包括:出口、节能减排两个方面。当然,还有局部地区的秋季用肥作为利好,但由于国内大部分地区均处于淡季,可以说本月的内需促涨力度较小。东北以及南方经销商观望态度仍未改变,依然认为企业报价虚高而等待降价。而国内诸多大企业却没有理会经销商的期待,把供应出口作为其主要销售方向,出厂价格更是随着国际尿素价格一路飙升。目前,华北出厂1800-1820元/吨;华东出厂1850-1880元/吨;东北报价1740-1800元/吨;华中报1800-1850元/吨;西南报价1750-1800元/吨,西北报价1700元/吨左右。客观来说,此等价位明显不适合国内经销商采购,无论是秋季用肥或是为春耕备肥,均存在较大的风险。就成交来看,国内销售只有苏北、皖北、豫市场能够接受1850-1900元/吨的批发价,其余地区均呈现有价无市的状态。出口方面却能按到港价1890-1920元/吨接货。总之,月内大部分企业销售以出口未来,而且全国尿素企业66%的开工率进一步减轻了企业销售压力,尿素价格持续在高位盘整,市场难寻利空因素。

影响因素:

尿素出口:企业多在与外商签10月下旬的出口订单,且比较顺利。近期印度标购的86万吨尿素中,至少有50万吨货要从中国采购,加之后期还会有孟加拉、越南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采购需求。这将给国内企业莫大的稳价信心。当前,中国小颗粒尿素离岸价在315-320美元/吨,而国际报价却是337-340美元/吨,可以说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力。而且从目前仍没有新的关税出台可以看出,第四季度的尿素出口大门是敞开的。据了解,目前山东多数企业出口或内销订单已经签到10月下旬,按316美元/吨的离岸价核算,1830元/吨的出厂价也将得到支撑。

节能减排:从九月上旬开始,山西、河北多家尿素企业因节能减排陆续停产或减产,产能明显降低。这种情况直到月底也没能缓解。原本被认为有形无实的减排政策还在近一步加大着执行力度。而且由于前期工信部批评的节能减排“突击性”被纠正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将原本两个月的执行计划延长至年底。受其影响,四季度华北地区的总产量大概会下滑30%,再加上目前河北、山东、山西的企业多在供应出口,大量集港又会消耗30%以上的产量。由此便会加剧淡储启动时的供求矛盾,预计支撑力较强。

国内需求:短期来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河南大部的农业小麦用肥。这短时间需求量并不大,根据目前经销商备肥情况看,似乎已经接受了目前1800元/吨以上的高价位。而且会对10月上旬国内尿素价格启到支撑作用。对于长期而言,淡储无疑是后期最大的需求。虽然,目前大半农资公司表示,不能接受当前出厂价,表示按此价淡储的后果必然是亏损的。笔者感觉:暂且先不论春耕期间能否赚钱,单就货源充足与否还尚未可知。节能减排消耗的产量加上大量出口消耗的量,预计后期的华北、东北市场很可能出现供求偏紧的情况。

后市预测:

综上所述,本月尿素大幅涨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出口以及节能减排,而以上两种因素在未来一个月内仍将继续维持。因此,高价位很难像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商家预想那样回落,而且从很多大公司采购1800元/吨的货可以看出,持不同看法的商家似乎已经把此价位看为底线。笔者预测:10月中上旬尿素价格难见拐点,行情以平稳为主,北方主流出厂价继续保持在1800-1850元/吨。由于出口依然看好,淡储商有可能逐渐接受高价,国内销售也会随之好转。

(关键字:尿素 尿素分析)

(责任编辑: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