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话尿素——高风险能否换来后期高回报

2010-10-26 8:24:08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日,笔者接到众多商家来电,他们大多对当前尿素市场形势下是否应该拿货显得茫然,普遍感觉目前价位的高风险性,但又能看到促使未来涨价的利好因素。举棋不定间想从网站渠道获得更有说服力的答案。其实,老杨我认为,从国内行情来看,尿素是可以操作的,虽然1900元/吨以上的淡季出厂价近年少有,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是不论年内或是明年年初,暂时很难见到利空因素,而利好因素却比比皆是。当然,不可否认市场中会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就是我曾经说的:对于一个产品的涨跌价来说,如果参考因素众多,不如化繁为简的直接以供求论,也许会更明朗些。换句话说就是要弄清明年春耕期间的供求关系。

供应面:由于受节能减排影响,全国尿素企业整体开工率在60%左右。据石油化工协会统计,国内9月份,尿素总产量仅为有419万吨,环比减少6.6%,同比减少13.4%,年内1-9月累计总产量3904万吨,同比减4.1%。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减排政策对尿素行业的冲击。而且,众所周知,石油化工协会的统计数据较实际产量会偏高,也就是说60%的开工率对应的产量大约在360-380万吨。另外,近几个月以来,国内尿素出口量屡创新高,7-9月平均在60万吨左右。加之多数企业对后期出口的期望值较高,集港成为了尿素的主要流向。相对而言,国内市场整体存货始终处于低位。

需求面:四季度是农业市场公认的淡季期,更多的需求来自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的淡储采购。不过,由于近几个月以来出口行情的火爆,尿素厂家报价连续上调,已达到了国内商家难以接受的地步。因此,内销迟迟未有进展,市场呈现观望状态。但从春耕角度来说,东北地区作为春耕第一大户,化肥需求量并没有减少,如商家一直保持持币待购的态度,明年年初必然会出现集中采购的情况。另外,印度将在27日进行第三次竞标,推算应该会有40万吨左右的采购量,而面对俄罗斯限制出口,乌克兰订单应接不暇的情况,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总之,近期是出口需求;远期是春耕备肥需求。两者均对尿素价格有着较强的支撑。

老杨个人对后市的分析:以上简单分析了供求面,乍看之下国内360万吨以上的月产量减去用于出口的60万吨,结果似乎并没有大家想想得那样供求失衡。但我想说的是:全国总产量也包括了西南、西北等地,而这些地区由于运费较高很难发往华北、东北一带。而目前重点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以及东北地区,而且后期淡储也集中在这两个地区。可预期的供求紧张情况便可想而知了。另外,有不少大公司对此持有异议,他们的理由是年内节能减排结束后,明年1-2月大批企业复产可能会打压价格。对此,我认为略显牵强,虽然减排结束会带动企业复产,但从原料方面考虑,煤价仍在持续上涨会拉高成本,况且元月左右正是小煤窑停产期间,大型煤炭企业则要重点供应取暖、电力系统。尿素企业可能遭遇“无米下锅”的境地。记得08年国际市场通货膨胀,东北尿素春耕价格曾创造过2900元/吨的历史纪录。所以笔者认为:近期高价位未必就是高风险,而从供求角度分析,春耕有可能给商家带来更大的利润。

(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华商务网 杨卢义

(关键字:老杨 尿素 风险 回报)

(责任编辑: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