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本月国内尿素价格延续了9月涨势,截止到10月底,大部分地区尿素出厂吨价涨幅在100元以上,局部能达到150元。华北、华东以及华中局部地区目前主流出厂价1950-2000元/吨,并有突破2000元大关的势头。究其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受到出口拉动,但更深层考虑后,我们不难感受这其中也包含着国内市场的未来预期。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处于农用淡季,商家低价备货的热情早已被暴涨的行情磨灭了。据了解,目前华北以及东北市场的存货量几乎为零,只有个别大公司略有库存,但也无法同往年相比。一方面是春耕期间国内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还有国际市场在11-12月的采购旺季。而此时的国内产能多在供应出口,内销量急剧减少。为保国内春季用肥,国务院也在积极制定保春季用肥的相关政策,但直至月底并无明确消息。
月内热点
尿素出口:作为涨价直接动力的出口利好一直被大家关注,离岸价而从300美元/吨飙升到了345美元/吨。此价远高于内销价格,这就不能怪企业“利”字当头了,毕竟上半年尿素企业严重亏损。从9月国内出口119万吨以及目前尿素仍在不断集港可以看出,年底国内出口量有可能再创新高。相比之下,目前内销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山东、河北、山西等尿素主产区以出口为主,多数企业已无能力供应东北等地的淡储商,渐渐显露出国内供求趋紧的形式。
煤炭价格:无烟煤一直是尿素的主要原材料,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据了解,10月初,山东、河北、河南地区无烟块煤到厂均价在1400元/吨左右。而到了月底,多数企业反映,煤价连续上涨之后,到厂均价达到了1500元/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煤价便上调了100元,这预示每吨尿素的生产成本至少也增加了100元。至此,北方大部分企业尿素成本跨入1800元/吨的时代(不包括与煤企合作能采购到低价煤的厂家)。常说水涨船高,尿素随成本增价而涨价的确合理。并且在后期,煤价仍会成为尿素价格重要支撑。
节能减排:由于种种原因,国内节能减排工作也许要延续到12月中下旬才能结束。这段时间内,全国6700万吨以上的尿素产能仍要维持60%左右的开工率。9月份,国内尿素总产量仅为419万吨,环比减少6.6%,同比减少13.4%,年内1-9月累计总产量3904万吨,同比减4.1%。从数据上可以清晰看出节能减排对尿素行业的巨大影响。业内人士分析,若以年内减产情况估算,即便明年开工率增长到80%以上,再加上限制出口而形成“双保险”,春耕用肥也将存在数百万吨的缺口,市场价格将继续受供求偏紧支撑。
后市看点
关税未定:当前国内库存情况相信大家心中有数,华北、东北地区市场存货量过少,部分大公司迫于明年的需求压力,已经开始从山东按1930元/吨的价格少量采购,以备不时之需。换句话说,春耕期间的供求紧张已被公认,但此次尿素关税延期讨论的原因却是在讨论这个被公认的话题,大家不觉得有些可笑吗?因此,博弈的根源在于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对立于发改委。生产企业面对出口利润不愿放弃,必然会给行业协会施压,发改委提税行为的阻力较大。笔者认为,11月内提高关税的可能性不大,而更可能是双方各退一步,把12月尿素出口定为旺季关税。
后市预测
从供求方面分析,企业仍会以出口为主要销售渠道,而且国际需求比较平稳,也能以高离岸价来赢得国内厂家的拥护。如此一来,内供量便很难保障,东北地区的部分农资公司已感供求压力开始采购。按华北地区当前的尿素价格核算,送到东北的站台价将不会低于2050元/吨。如此高风险淡储也会得到国家重视,但似乎单单利用关税调节供求矛盾略显无力。也许尽快结束节能减排,提高开工率才是解决货源紧张的根本问题,但“十一五”计划被世界关注,减排工作仍要继续。照目前情况分析,一方面是出口很难抑制;一方面是持续低产能,预计11月国内尿素价格将保持平稳上涨的趋势。
(关键字:尿素 尿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