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月评:11月回顾及12月展望 出口受阻 短期难寻利好

2010-12-3 9:05:35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行情回顾:

本月国内尿素整体市场在出口的拉动下涨跌互现,月初到月底由于出口关税“红头”文件迟迟未出台,国内市场整体迷漫着紧张气氛,尤其是有淡储需求的地区,更是进入了成交停滞期。大多数企业将主要市场转向出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货压力,价格也未出现大的波动。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普遍担忧12月1日起执行旺季出口关税后,国内尿素市场将再次出现新一轮下降期。

月内热点:

11月29日,业内人士千呼万唤的出口关税新政终于出台。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通知,通知指出,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12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尿素、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及磷酸二氢铵与磷酸氢二铵的混合物(税号:31021000、31053000、31054000)按35%的暂定税率征收出口关税,并征收75%的特别出口关税。12月1日前提前申报出口并在3个工作日内运抵海关监管区的,允许按原税率执行。

财政部表示,当前是化肥使用淡季,此次大幅调整化肥出口关税,旨在抑制近期化肥出口,保障国内化肥市场供应,稳定化肥市场价格,为来年春耕化肥需求高峰做好储备工作,同时也有助于抑制当前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实际上,自2007年以来,我国化肥出口关税已经历多次调整,此次出口关税调整也早在预期内,并不是突发事件。据悉,行业协会、工信部、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12月下旬会再度召集新一轮的企业调研座谈。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兼顾企业与农业市场的利益,化肥出口关税更高力度的政策恐难以实施。

除税收政策外,国家发改委,11月23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落实化肥生产的优惠政策。工信部则在本周一下发通知,要求加强运行要素保障协调,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用能和运输需求,保障化肥企业正常生产用电,不得拉闸限电。

影响因素分析:

市场供求:

逐渐成为业内判断行情的重点参考。从供应层面上看,9月份开始国家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据中华商务网初步统计,自九月到目前为止,国内尿素企业整体开工率始终保持在60-70%。而截止到11月底的大量出口又进一步消耗了本已不充足的市场供应量。从中华商务网的进出口数据中可以看出,1-10月份,中国合计出口尿素407.53万吨,而09年全年尿素出口量只有337.91万吨。可以理解为:今年国内供应量较去年减少了近80万吨。这将严重影响明年春季化肥供应;需求方面主要关注东北市场,淡储量是不能回避的硬指标,而中化等大公司目前库存量仅有数千吨,可谓冰山一角。由此可见预期的供求紧张。

成本压力:

逐渐成为企业头等问题。据了解,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无烟煤价居高不下,与煤企集团合作的尿素企业成本已经核算到1600-1700元/吨;而那些独立企业到厂价在1500-1800元/吨,每吨尿素的最高生产成本甚至在2000元以上。因此,尿素行情虽处跌势,当成本仍可作为有利支撑。

后市预测:

尿素厂家出口之门被关闭,而国内市场需求低迷,受高价影响淡储迟迟未能启动。面对高关税的执行,以及高价、高成本,无论农资公司还是生产厂家都持观望态度,而这种观望将延续一段时间,短期内难有改观。综上所述,国内尿素行情受高关税波及已经显露出走低趋势,而在起初降价过程中很难因大公司集中采购而止跌,下滑会持续两个星期左右。最有可能成为支撑力的因素来自成本以及市场供求这两个方面,据中华商务网预计12月国内尿素价格将稳中小幅下滑,市场成交难见起色。

(关键字:尿素月评)

(责任编辑: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