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本月复合肥行情平淡。月初,随着秋季行情结束,停车检修企业增多,多数厂家暂停报价,实际成交较前期价格有50-100元/吨的优惠,但由于经销商手中有剩货,提前储备意向不强。厂家普遍将注意力放在了东北淡储上,并相继出台计息保底的政策,可是近年来淡储都未能给商家带来丰厚的利润,反而加大了后期的操作风险,使得买卖双方僵持不下,行情没有进展。磷复肥会议期间,二铵价格出现大幅跳水,部分经销商开始打款备肥。随后山东及河南复合肥企业也出台低端买断价,在东北收款情况良好,但整体行情并没有起色,多数商家仍保持观望态度,对后市不看好。
月内原料价格波动频繁,这也加重了下游厂家及经销商的观望情绪,仅部分厂家在原料低价时进行少量补仓。而原料厂家受益于承接的订单,价格出现反弹,至月末,发改委宣布从12月1日起,全国火电发电上网电价平均上调2.6分/度,非居民销售电价全国平均上调3分/度,这对原料价格再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复合肥厂家陆续出台新价格,45%CL(15-15-15)报价2450-2520元/吨,45%S(15-15-15)报价2590-2750元/吨,目前收款情况仍不理想。
影响因素:
原料市场:11月份原料价格小幅走低后企稳甚至出现反弹,主要受益于仍有厂家进行二元肥出口生产,以及限电、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因素。11月尿素市场经历了一次较长时间的博弈过程,其间,尿素价格涨跌互换,走势难断,但始终处于高位,使得东储迟迟未能启动。截至月底,华北尿素主流出厂价2000-2020元/吨,华东报价略高2050-2100元/吨;氯化铵在前期持续小幅下滑,至月底,联碱企业决定以涨促销,将氯化铵价格上推20元/吨左右,受益于江苏部分厂家进行二元肥出口以及尿素高价支撑,氯化铵价格暂稳:湿铵800-900元/吨,干铵850-1000元/吨,实际成交价格略低;一铵方面,前期价格降至2600-2650元/吨,部分复合肥厂家进行少量采购,随后价格出现反弹,但新单成交不佳,前期订单多执行到12月中旬;钾肥方面,前期边贸红钾过货量减少,拉动进口氯化钾价格上涨,之后由于青海打响百日攻坚战,并采取不定价、代储方式,使得市场钾肥货源充足,导致港口价格被迫下调,目前,60%俄红钾成交价3020元/吨,盐桥57%出厂价2700元/吨,进口俄红钾货源紧张,
国内市场:国内复合肥整体行情平淡,虽然厂家计息保底买断政策层出不穷,但由于经销商观望情绪浓厚,厂家收款情况不佳,也无力进行大量的原料采购,使得整体化肥行情停滞。
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复合肥价格月初出现下滑,中国到岸价在520-525美元/吨,东南亚到岸价530-535美元/吨,前苏联复合肥离岸价485-490美元/吨。
后市展望:
关税政策即将出台,届时将对化肥行情产生一定影响,但力度或许没有人们期待的那么强烈,由于关税的出台将较多的对氯化铵、一铵产生影响,但目前硫磺及磷矿石都呈现平稳甚至上涨的趋势,且电价的上调,使得一铵成本上涨,关税的出台只能说抑制了明年用肥旺季价格暴涨的可能,却难以对目前的价格起到较大的打击,后期复合肥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关键字:秋季行情结束 停车检修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