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变“瘦”,产粮有忧

导读: 记者在黑龙江、贵州等地调查了解到,由于重用轻养、水土流失,在粮食高产、稳产背后,耕地正在变“瘦”,农田抗灾能力减弱。专家建议,应加大公益性投入和保护力度,维护耕地品质。
关键字: 黑土地 水土流失 抗灾能力

记者在黑龙江、贵州等地调查了解到,由于重用轻养、水土流失,在粮食高产、稳产背后,耕地正在变“瘦”,农田抗灾能力减弱。专家建议,应加大公益性投入和保护力度,维护耕地品质。

耕地变“瘦”

肥沃的黑土地正在变“瘦”。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对肇东、讷河、绥滨等县(市、区)的耕地检测结果显示,从1982年到2007年,耕地土壤有机质相对下降21%,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达64%。黑龙江省南部和西部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3%,北部地区在3.5%-4.5%间,均低于农作物高产稳产必须具备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耕地“硬”化现象也愈来愈明显。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站长胡瑞轩说,一些地区土壤耕层已由原来的几十厘米下降到十几厘米。耕层通透性也在下降,“晴天硬邦邦,雨天不渗汤,太阳一照亮光光”。降雨时地表水不能及时下渗易涝,旱天时地下水分无法上行补墒易旱,土壤抗灾能力逐渐减弱。

与黑龙江省平原地区一样,贵州省半山区的耕地质量也在下降。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秦松说,贵州耕地零散、破碎,不易进行秸秆还田,加上山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下降明显。

“18亿亩耕地红线的数量要保,质量更要保。”贵州大学农学院院长何腾兵等专家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免要占用土地,但应尽量避免占用良田。有些地方修建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占用了很多产出高的耕地,补回来的多是相对贫瘠的耕地,即便保证了18亿亩耕地红线的数量,也难以保证质量。

重用地、轻养地

耕地质量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合谋”的结果。专家介绍,我国耕地性质属于集体所有,并不是每个农民拥有。由于培肥地力的效益多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发现,所以农民为追求效益最大化不愿培肥地力,重用地轻养地。

重茬连作普遍、种植结构单一,加重了土壤养分失衡和土传病害。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当地一些乡镇已连续十几年种植玉米。作物对养分吸收和病害发生都具有一定选择性,连续种植一种作物会造成土壤中某些养分的过度消耗,也会滋生一些有害病菌、病毒,形成更严重的危害。

科学试验证明,玉米连作一般减产15%左右,玉米白苗病、大斑病发病率增加8%-10%。大豆连作一般减产30%左右,大豆菌核病、灰斑病发病率增加15%-20%,并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小型农机具耕作加重土壤板结。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韩晓增说,小型机械深松整地和深翻能力有限,深度不够,耕地犁底层越来越厚、硬,耕层越来越浅,蓄水保肥性能下降,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和生长

风力侵蚀和水土流失也是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秦松说,大量径流不仅造成表土大量流失,而且冲刷沟壑,吞食农田。风蚀的危害不亚于水蚀,耕地表土极易被大风刮走,其中的大量有机质、氮磷钾等矿物养分也被带走。

藏粮于土,重视耕地

“一些地区的耕地利用已经到极致,可持续利用面临威胁,如果不及时采取保护性措施,将面临不可挽回的损失。”韩晓增说,“形成1厘米的熟化黑土层需50年左右,但黑土层却以每年近1厘米的速度消失。藏粮于土迫在眉睫,应像重视商品粮一样重视耕地。”

首先,加大政府公益性投入,调动各级政府和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胡瑞轩认为,国家对农业投资逐年增加,但明确用于耕地质量建设的投资少。建议各级政府将耕地质量建设投资纳入财政计划,对经土壤监测耕地地力提升的农户给予奖励,以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其次,增加占地成本,健全土壤质量动态平衡机制。何腾兵认为,对占用耕地质量的补偿标准不能“一刀切”,应按照耕地质量的等级确定赔偿标准,建议有关部门在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耕地质量建设资金,并对耕地特征、特性等“全面摸底”,为每一片土地制作“身份证”,提高占地成本,增加破坏耕地的处罚力度。

第三,完善耕作和栽培技术规范,控制使用农用化学品,科学用地。黑龙江省农科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魏丹建议,大力推行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积极发展有机肥料加工生产产业化。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含有过量有害物质的肥料产品,加强农药、肥料产品的生产管理,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第四,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专家认为,耕地质量退化的核心问题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入不敷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应建立区域作物轮作制度,均衡吸收土壤养分。推进土壤生态建设,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环境。

(关键字:黑土地 水土流失 抗灾能力)

(责任编辑: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