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内尿素行情分析及后市预测(上篇)

2012-12-25 10:36:42来源:作者:杨卢义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2年尿素行情概括

2012年即将过去,全年国内尿素市场整体可概括为“工厂高利,商家薄利”。之所以这样评价,还是由于今年尿素企业在经营环节中很好的把握住了“话语权”,定价十分灵活。从而使尿素销售完全摆脱了往年仅在成本线附近震荡的窘境。加之下半年国内煤价低位盘整。从成本缩减角度而言,尿素吨利润便可增加150-200元。而经销商在全年价格涨跌过程中,一直采取风险评估,坚持采用快进快出的操作模式。如此以来,自身充其量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自我安慰也只能说是薄利多销,实际情况确是利薄如纸。另外,年内出口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提高,关税不含税的官方解释也有“放水”的嫌疑。整体来看,2012年国内尿素市场在业内强调产量过剩的环境中,很好保持着供求平衡之态。价格变化相对基本遵循着季节性规律。

年内尿素价格走势分析

下图可以看到2011和2012两年间,国内尿素重点产地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相比之下,2012年价格涨跌幅度偏大,高低价差可达600元。客观而言,此种走势更适合长线操作,但由于经销商缺少对市场整体的判断,谨慎中带有更多风险意识,全年短线下来,相信绝大多数的经销商没有获利感,甚至还有赔钱的情况。而经销商缺少对市场整体判断原因还在于全年各阶段影响尿素涨跌因素繁多,商家普遍反映看不透行情。出于谨慎考虑,甘愿做“搬用工”,看着利润旁落厂家腰包。

2012年影响尿素涨跌因素汇总:

一、农业用肥结构变化

农业用肥结构变化推高东冬储尿素风险。所谓用肥结构变化主要指“减尿加复”,也就是减少直接施用尿素量,增加高丹复合肥用量,由此便会影响经销商淡储尿素的积极性。以东北市场为例:2010年的尿素需求量统计中,辽宁150万吨左右;黑龙江为140万吨左右;而吉林同样也为140万吨左右。这样一来,东北地区每年尿素的总需求量大概会达到430万吨的水平。其中包括了农业肥和原料肥,以往二者的比例大概会维持在3:1左右。而从2010年开始,随着用肥结构的变化,被业内看好的冬储尿素逐渐失去了销售市场,更多农户选择简单方便的高氮复合肥。从而使得众多经销商因看不透需求而屡尝败果。今年也不例外,市场需求再次证明了冬储尿素的高风险。

 

二、出口基价含税之争

2012年3月中旬,行业内围绕尿素出口关税中基准价的问题展开讨论。最终结果,2012年的尿素出口关税2100元的基准价不再含税,随之计算关税的公式从税率=(1.07-基准价格/出口价格)*100%变为了税率=(1.07*出口价格-基准价格)/(出口价格+基准价格)。争论的目的便是降低出口关税,按新公式计算相同离岸价的情况,每吨尿素出厂价要比之前提高150-200元(具体差值如下)。因此,业内对今年出口量失去了判断。

2    2011年、2012年尿素出厂价格对比

离岸价(美元)

2011年出厂价(元)

2012年出厂价(元)

差值

400

1888

2082

194

420

1923

2143

220

440

1962

2204

242

460

2004

2264

260

480

2048

2325

277

500

2095

2386

292

(未完)

(关键字:尿素 尿素出口 尿素内需)

(责任编辑: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