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家出台《关于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正式宣布化肥进入市场化时代。4年之后,化肥工业却依然面临着优惠政策鼓励(铁路化肥运输优惠、电价优惠、部分天然气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关税限制等非市场化大环境。这样的大环境或多或少造成了行业的产能过剩。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合成氨产能达到6730万吨,尿素产能(实物量)达到7130万吨,产能过剩1800多万吨;磷肥产能(折纯)达到2360万吨,过剩1000万吨。
必须看到,要解决化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比解决其他行业同类问题更加谨慎,因为该行业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笔者认为,结合化肥的特殊身份,建立退出机制,或可破解行业产能过剩难题,解决行业深层次矛盾。
建立产能退出申报平台,引导“主动退出”。实际上,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化肥企业装置处于闲置状态,名存实亡,又出于种种原因,无法声明退出。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建立产能退出申报平台,结合一些政策鼓励,使落后产能主动申报,将能够起到快速摸底行业的作用。
制定退出补偿机制,鼓励“平稳退出”。现在丧失了竞争能力的多数是几十年的老企业。这类企业的退出,必须考虑大量工人的安置问题,给予一定的专项补偿,或者运用市场化手段筹措补偿费用,避免引发社会问题。专项补偿可考虑政府回购产能指标,按照一定标准给予退出资金;市场化手段则可考虑产能置换,由新进产能按照一定标准购买退出产能指标。
开展行业检查和企业诊断,严格“清理退出”。以行业准入条件、节能、安全、环保等要求为准绳,开展行业大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产能进行清理整顿,整顿后仍不达标的要强制退出。
结合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做好“边转移,边集中,边退出”。受国内能源供给形势影响,我国氮肥工业以煤为主供原料是长期趋势。西部煤炭资源地煤炭价格低,是对氮肥工业的最强吸引力。氮肥基础产能向西部煤炭资源地转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如果氮肥企业自身不寻求发展,不及早向上游延伸、抢占资源,待电力和钢铁等行业可承受煤价上涨、民用燃气可承受天然气价上涨时,氮肥行业今后的处境恐怕会越来越艰难。竞争力渐弱的企业如不及时做好准备,找好“后路”,也只能等待被退出。
结合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边转型,边退出”。过去我国指导肥料研发、生产、管理、推广和应用的理论基础是“等养分等效”,未来的重点则不仅要关注养分含量,更要重视养分形态和科学搭配,“形态、含量、助剂”是肥料发展的新理论基础。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碳铵、硝铵等传统肥料的作用和地位要重新认识;适应天气变化的抗旱抗逆肥,具有增产、增收、高效、节能、环保功能的长效肥和缓控释肥,适合水肥一体化的可溶肥、液体肥料等,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东部地区企业可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力,考虑发展高附加值有机原料等其他化工产品。有条件的企业可结合上述方向和需求,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寻求差异化发展;跟不上转型脚步的企业则会被退出。
(关键字:化肥 化肥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