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元月中旬,国内尿素市场在被炒作过所有可谓之为利好的因素后,依旧未见久盼的涨价行情,一些业内人士不得已更改论调,以便自圆其说。笔者同市场上大多数预测者一样,在几次鼓涨尿素行情未果后,无奈将其归结为“时间问题”。也是所谓的时机尚未成熟,可以等、可以观望、可以博弈价格。说句不疼不痒的话,如此平淡的尿素行情让厂商都倍感疲惫,特别是在大家均认同行情看涨的前提下,市场仅仅是因为缺少足量成交而使得尿素无力涨价。事实上,为了打破这一僵局,部分行业主流尿素企业已经在上周尝试暗降促销,此举得到中化、中农等一些大公司的补仓订单支撑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新单成交。所以也被部分同行评价为失败的促销。回看本周,随着小颗粒尿素集港价回落到1610元/吨(烟台港),也会有越来越多依赖出口的工厂实际内销价跌破1500元/吨。但这并不意味着新一轮跌价行情的开始,只能说市场需要短暂的以退为进来刺激下游需求启动,为后期涨价提供筑底基础以及涨价支撑。
行情利好并非无理炒作
国内尿素市场虽历经从去年12月到2015年1月上旬的一轮围绕各方行情利好展开的提价炒作,但行业主流出厂价依然徘徊在1500~1520元/吨的水平。至于那些元月下旬国内尿素主流报价超1600元/吨的前期预测,业内似乎已无人问津。但究其对客观利好的分析,诸多说法不无道理。从煤炭资源税改、尿素关税、尿素增值税这类政策支撑,到市场淡储空虚、尿素出口创历史新高、工厂未见库存压力这类供求预期,再到下游农业春耕用肥、复合肥企业原料采购这类刚需启动。这些利好显然足够尿素厂家大肆炒作一番,怎奈下游厂商信心缺失,使得本应大涨的行情过早搁浅。或许有些朋友也同样承认上述利好,也判断尿素大涨行情只是被推迟。但当前国内尿素行情的窘境却也需要妥善对待,毕竟心态要“养”出来。
政策方面,除增值税被不定期错后以外,煤炭资源税已经作用于尿素成本,华北大部分煤头尿素企业的主流生产成本已经达到1450~1500元/吨。至于2015年新出台的尿素出口关税则被业内誉为外贸的进一步放开。虽然80元/吨高于2014年窗口期40元/吨,而全年统一关税在增加出口自由度的同时也回避了保税等环节的潜规则,可谓利好。
供求方面,社会库存量较低的现实问题不得不提,春耕追肥刚性需求依然存在,货紧价扬已在预期之中。而且,随着复合肥企业开工率稳步提升,采购原料对尿素行情也有一定支撑。话说到此,恐怕会有朋友指责笔者低估了行业产能,但就本人了解:国内下半年尿素企业大多受成本倒挂影响,大企业开工尚可而小企业多数处于停车状态,行业开工率仅维持在67%左右。与此同时2014年7~11月我国尿素出口量达到了780.96万吨。对此,本人虽不敢妄断春耕期间货源紧张,但至少有理由让我们重新审视2015年一季度的尿素市场供求情况。
出口遇冷 打压内销行情
自2015年尿素出口关税公布以来,业内一直视之为利好,考虑到国内尿素行业日益增长的产能,进一步放开尿素出口有利于缓解企业的销售压力。特别是从近几年的尿素出口数据上更能直观反映出行业对出口的乐衷程度。每至窗口期,尿素离岸价就被拿来衡量内销价格。而2015年尿素已执行全年统一关税,这样一来,业内对于尿素出口的关注也将从之前的窗口期扩展为全年,且出口离岸价更将成为尿素全年内销定价的“风向标”。从去年12月下旬至今,尿素行情持续疲软,厂家内销报价一直参照离岸价。但由于目前印度未公布新的招标计划,同时港口集港仍在继续,加之1月8日中国离岸价下调4~5美元报288~290美元/吨,这也难免令国内部分企业对照出口下调内销报价。
综上所述,开年首轮炒作未能拉涨尿素价格,反而受国际尿素跌价影响,内销报价呈现阴跌态势。但事实上,以出口为定价“风向标”的惯性思维并不适用于国际需求淡季。所以,国内厂商也会很快从国内尿素供求现状、生产成本以及政策支撑等多方面重新定位尿素价格。预计元月尿素行情更可能是一个筑底过程并为后市涨价做准备。
(关键字:尿素 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