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11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牵头制定的《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送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征求意见,同时委托有关单位对改革方案进行评估论证。据悉,该方案有望在今年底亮相。方案有望放宽油气全产业链市场准入,核心内容指向上游放开、管网分离和价格机制改革。“十三五”时期,油气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主要环节都将进行市场化改革,最终形成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投资委员会副秘书长韩晓平表示,新的油气改革方案必将对油气行业上中下游都带来很大变动,上游领域的改革将成为这次油气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上游的改革主要是矿权问题,一是石油的矿权,二是天然气的矿权,还有非常规油气。以前这些矿权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手里,比如石油,中石油控制了我国55%的勘探面积,中石化有20%,中国海油在海上。而天然气的矿权更集中,中石油控制了约67%。但这些大公司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加之没有竞争力,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现已超过60%,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中。因此,下一步就是要将这些矿产资源的权益尽可能市场化,让更多企业都能参与并分享这些权益。
管网分离意味着未来三桶油占有的输油管网和输气管网或将被剥离成独立的油气输送公司。这就需要体制理念上的转变,把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从纵向一体化管理引导向资本项管理。韩晓平称,随着上下游的逐步放开,像油气管网、油气码头等公共设施要向第三方开放,实现独立核算,这些都是接下来油气改革的关键要素。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价格放开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择机放开成品油定价,放开能源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天然气价格改革也将从过去的政府定价转变成“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根据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动情况建立联动机制,由供需双方确定。
(关键字:油气改革 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