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反弹或夭折 工厂竞销破利好

2016-2-24 10:08:32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杨卢义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触底反弹源于春耕刚需

国内尿素行情在持续数月走低之后终于迎来了触底反弹,相信每一位农资圈的朋友在看到春节后第一周的尿素大涨后,都会感到一丝欣慰,毕竟“春耕”一词可以唤起多数业内人“再试试”的内心独白。而从事实情况来看,河南、安徽等地由于农需启动更早,假期后半段就已经呈现出供销两旺的态势,出厂价涨幅基本在30~50元/吨,但涨势仅持续了不到两周,便难见进展,工厂报价止涨回稳的同时还带有几分妥协之意。随着行情轮动,节后这轮涨价集中在华北、华东局部地区。下游农业需求依然是主要促涨因素,然而同样是在反弹一周后的今天,多数企业反映提价存在一定难度,而相交春节前的报价,这次尿素吨价涨幅虽然可以达到60~80元,但实际成交价也只上调了30~50元。由此看来,春耕刚需可以给尿素行情带来提振作用,却难改供求新形势下业内对尿素市场轮动周期以及短行情的质疑。

支撑有限再见信心不足

 业内皆知本轮尿素行情反弹源于厂家炒作春耕利好,并对节后30~50元的出厂吨价涨幅表示差强人意。换而言之,在供求过剩问题未得解决、成本支撑难寻、外贸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尿素涨价本已无路可走。展开来看,自2015下半年起,国内尿素行情便困于上述不利环境中。行业开工率一直保持在68~70%的偏高位置,实际供求所带来的降价预期换来下游厂商持续观望,即使是淡储期间也不例外。这也应征了之前“春耕行情不需赌”的说法,下游市场从一开始便对淡储缺少兴趣,大中型经销商也厌倦了“搬运工”式的操作模式,辛劳数月换来的却可能只是微利甚至倒挂。于是,业内普遍对今年淡储选择了沉默,并连带看空春耕行情。其次是成本方面,起初谈论煤价缩水50%;随后看到2015年底山西、河北、山东、河南这些传统的尿素主产区实际出厂价虽降至1300-1350元/吨,但80%以上的工厂并未提及倒挂一说,行业依然保持着73%左右的开工率;最后再谈近年来投产的尿素新装置成本基本可以控制在1150-1200元/吨。成本支撑已很难仔入选利好之列。再次是出口方面,国际尿素价格今年元月期间大幅走低,中国尿素离岸价更是从234美元/吨跌到了190美元/吨的历史低位。虽然节后传港口询价反弹至220美元/吨,但客观来看,且不争论此价是否属实,即便确实是220美元/吨离岸,折合出的1290元/吨的集港价也不足以作为近期内销1280-1320元/吨的支撑。总之,本轮节后涨价更像是对春耕刚需本身的炒作,厂商希望借此令行情止跌反弹,但缺少利好支撑的行情再一次令业内信心不足。

厂家竞销过快消化利好

另外,依托春耕利好涨价的尿素行情也被厂家尽可能的“消费”着。据笔者了解,随着华中、华北、华东地区尿素价格出现30~50元/吨的轮涨行情,多数企业开始争先恐后的与经销商结算前期联储联销合同。其中除少数建议提价结算的厂家外,多数有意按照原定价尽快结算,以避免不必要的“扯皮”,更是有个别工厂愿意让利结算。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可以理解但不宜过度。一些摸不着头脑的经销商反而会抵触,进而再度谨慎观望。正如当前春耕触底反弹行情差强人意一样,本可持续半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涨势中途受阻。看似厂家获利,实则已透支利好。

综上所述,春耕尿素首轮涨价行情或将在暂缺足够利好以及尿素企业无序结算联储联销中结束。但从另一角度看,联储联销一旦结算万,多数企业或能松绑,或将在后期操作中从被动转为主动。我国农业用肥旺季将至,尿素刚需仍被认可,虽然前期市场库存较大,但随着正月十五以后下游复合肥以及胶板企业的相继复产,尿素价格不乏再度反弹的机会。另外,国际市场春季需求或在3月初逐渐明朗,随之拉动国际尿素价格走高,中国离岸价依然会成为春耕尿素内销价格的重要参标。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华商务网 杨卢义

 

(关键字:尿素 尿素价格)

(责任编辑: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