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磷肥价格不断创出近年新低,价格是供求关系的体现,反映在表观消费量上:今年1~6月份中国出口了一铵8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41%;出口二铵20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两者合计相当于出口减少了P2O5(折纯)80万吨,而1~6月份,磷肥产量仅比去年减少不到20万吨的P2O5(折纯),也就是说表面上国内P2O5的消费量同比增加了60万吨以上。在今年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实际消费量增加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表观消费量的增加实际反映的是库存的增加,磷肥价格跌跌不休也就毫不意外。只要磷肥减产趋势得以延续下去,那么供求关系就可以得到改善,价格就会筑底或者反弹。
磷肥价格大跌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一是农产品价格低迷,需求不足;二是全球磷肥产能过剩,价格战在所难免;三是缺少成本支撑。这里重点讨论一下磷肥的成本(一铵和二铵为代表)。
国内磷肥企业以矿肥一体化为主,因此磷矿石对成本的影响不大;合成氨的用量少,对成本的影响也不大,需要关注的重点是硫黄。硫黄是个副产品,决定其价格弹性非常大,去年同期价格还在1000元/吨,现在降到了500元/吨左右(金融危机时,跌幅最大的是硫黄),由此为一铵和二铵打开了高达200元/吨以上的下跌空间。中国每年需进口1000万吨左右的硫黄,都为买断价,降价只能靠国内磷肥企业开工率降低来倒逼,也就是说硫黄价格的下跌滞后于磷肥价格的下跌,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成本支撑,反而加大了企业的亏损(原料高买,产品低卖)。云天化半年业绩预报预亏9亿~9.8亿,充分说明硫黄的降价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的好处。
硫黄已经是中国化肥行业最依赖进口也是进口量最大的一个品种(70%左右被化肥消耗),因此笔者认为如果中国磷肥要在世界范围具有竞争力,就必须要在硫黄进口价格上下大夫,其意义甚至大于钾肥(量大、价格弹性大)。
根据硫黄的副产品属性、港口库存和磷肥企业的开工率看,笔者认为硫黄价格后期仍将下行,但带来磷肥价格继续下行的可能性并不大。理由是硫黄对磷肥跌价的滞后性已经造成磷肥企业的严重亏损,即使硫黄继续跌价也未必能让企业达到盈亏平衡。迫于亏损的压力,行业开工率很难提升,从而有利于解决磷肥供大于求的矛盾。可以佐证的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国内磷肥产量同比降低了2%,但6月份同比大降了14%。只要减产趋势得以延续,那么供求关系就可以得到改善,价格就会筑底或者反弹。
顺便提一下国家政策。去年化肥开征增值税,部分化肥企业反对。现在看,如果不是开征增值税,今年国外的钾肥就可以长驱直入,尿素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也就是说增值税政策保护了国内化肥行业。最近关于取消化肥出口关税的呼声比较强烈,但化肥行业已经遭受重创,显得有点于事无补。笔者希望宏观调控更有预见性,行业也需要提高远视的能力。
(关键字: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