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即将进入11月,国内尿素市场也迎来了第二轮涨价行情,继10月中旬尿素首轮吨价超过百元涨幅之后,市场上下游一直在调整心态和各自手中的筹码,买卖双方主动权频繁转换。回顾小编上周对国内尿素行情止涨盘整的预测似乎有些杞人忧天,从月底的尿素价格大涨中可以看出:厂商并不满足对低开工率以及高成本的简单炒作提价,明显带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事实上,价格持续看涨并非工厂的肆意炒作,更应该说是被逼无奈。煤价的快速上涨以及运输成本的增加已经让绝大多数的在产尿素企业再无退路,只能破釜沉舟。而工厂的集体抬价最终刺激到了一直保持观望态度的经销商,10月中旬的一轮集中采购多少让尿素生产企业尝到了一些“甜头”。下游市场起初确实有追涨的意思,但对于行情的质疑以及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尿素涨势,表现为高价尿素新单无成交,厂商陷入短暂僵持局面。然而,尿素企业复产率过慢以及物流运输成本增加很快打开僵局,并成就了尿素的第二轮大涨行情。
开工率依然是重要风向标
随着尿素高价新单成交量增加,国内主产区出厂报价已突破1350元/吨,实际成交价也陆续达到了1320~1340元/吨。对比8月上旬的国内尿素价格,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的尿素出厂价已有了200~250元/吨的涨幅,但企业却仍难摆脱亏损。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段时间里,国内无烟煤价格已经悄然上调了300元/吨左右,煤炭市场凭借取暖、冬储双利好,内需步入旺季,煤价上涨的速度非常之快。换而言之,当前尿素涨价幅度仍未及其成本增加值,亏损相较前期更是有增无减。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之前业内预测尿素涨价后或将引发的行业大规模复产一再被推迟。甚至连一些公布复产日期的尿素企业也纷纷“跳票”。据行业协会调查统计:10月下旬,国内尿素企业整体开工率仅有50%,随着业内对后市供求紧张的预期,下游农业、工业需求掀起新一轮集中采购行情,个别地区甚至有抬价抢购的情况。而这显然是以低开工率作为供求风向标的又一次行情炒作。
物流成本为尿素涨价助力
上周的分析中,小编提到了乌鲁木齐铁路局
综上所述,近期国内尿素虽经历两轮涨价行情,总涨幅更是超过250元/吨,但对比煤价以及物流费用的上调幅度核算,尿素企业仍难摆脱倒挂困境。幸而下游市场认可涨价并预期后市供求趋紧,集中采购以及冬储刚需将为近期尿素价格继续上涨提供动力。另外,一个业内朋友的话让小编感到有些无奈:“无论是煤价还是运费均由政策调控,而最难预测的就是政策”。前期关停的煤矿又有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复产的政策导向;汽运、铁运方面也透露出秋季运输高峰过后或有政策松动的意思。总之,后期尿素行业关注点仍将集中在企业开工率以及政策调整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华商务网 杨卢义
(关键字:尿素 尿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