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开工率仍被抑制
国内尿素价格自10月中旬至今,共经历了两轮说得过去的涨价行情,每轮的尿素吨价涨幅均超百元。截止11月上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尿素主产区出厂报价普遍在1400元/吨以上,与10月同期相比,各地报价涨幅基本在200~240元/吨。业内对此自然是有目共睹,但令人看不明白是:尿素行业整体开工率依然徘徊在51%左右的水平。这明显不符合尿素企业的处事态度。照以往的惯例看,尿素价格反弹一向是企业开工率上调的风向标。市场很快会从供求趋紧回到供求过剩,涨价行情也会很快被打压,重归看空。而就近一个月国内尿素行情来看,无论从价格涨幅、还是市场信心,无疑是业内所期待且有需求支撑的客观性提价,更何况超过200元/吨的涨幅对尿素企业来说必是充满诱惑。但前期因成本倒挂停车、减产的尿素企业复产者却是寥寥无几。问及缘由,仍回答“成本倒挂”,甚至是那些在产的尿素厂也开始抱怨日子比之前更难过了。至此,业内恐怕对尿素平均上调200元/吨的涨幅已无炒作一说,毕竟尿素生产成本在这一个月内已经悄然上调了250元/吨以上。这部分成本增加则主要来自原料煤成本。
无烟煤这方面应该是除了内蒙、新疆尿素企业以外,国内尿素企业最为直接的成本压力。毕竟60%以上国内尿素产能装置都在以无烟煤作为主要原料。自八月下旬,国内无烟煤价格开始反弹,起初的数十元涨幅已令国内尿素企业加速停车,行业开工率从56%下滑至51%左右,由此带来尿素市场供求面的趋紧预测,下游十一过后的集中采购正式迎来价格反弹。只不过煤价涨速始终高于尿素,以至于多数企业尿素涨幅未及成本提升。而那些有计划复产的企业只能继续观望,寻找机会。
物流压力致供求趋紧
首先,物流成本的增加无疑是短期尿素行情的支撑。更可以说给尿素行业找了不少麻烦。起初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发布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已于
其次,后期物流压力更将体现在发运不畅上,随着业内将后期货源寄希望于低成本、大产能的新增尿素项目。内蒙、新疆尿素企业“肩负重任”,但内蒙、新疆铁路运输近期运力主要集中在保障煤上,化工品运输被推迟,且至少要到11月下旬才有可能改善。所以,新疆、内蒙的货源难以保障,短期内或将看到国内尿素市场供求趋紧进一步加剧。
综上所述,国内尿素市场虽然经历了两轮涨价,但成本倒挂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大部分停车企业的复产计划被迫推迟。而继续增加的生产以及物流成本仍可作为尿素涨价的重要支撑因素。当然,随着尿素价格的快速拉高,部分地区的下游采购已显疲态。由于农业需求淡季,省农一级的这类大农资公司虽参与了首轮抢购,但往下一级或者终端市场走货较为缓慢。由于自储能力有限,更是为资金风险考虑,除承担淡储任务的公司外,多数已适度放慢了采购节奏,仅维持日常下游所需为限。不过,短期国内尿素市场供求仍可判断为趋紧,工厂也多有待发量执行,更会有经销商趁机炒作内贸。预计尿素价格仍有小幅惯性上涨的空间。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华商务网 杨卢义
(关键字:尿素 尿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