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已经过半,国内尿素价格依然高位盘整,针对行业开工率反弹、生产成本降低、内需难以持久、经销商博弈高价等方面,几番利好缺失或引发尿素跌价的分析预测之后,似乎可鉴的只有观点,并未言中行情走势,个别地区不乏继续小涨。而所谓的“打脸”显然不该是对参考因素的否认,也许还是那句经典台词——让子弹飞一会儿。换言之,在当前尿素市场供求平衡,甚至工厂待发量偏多的情况在,即使以往看似致命的利空,对行情也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促跌效果。一句“走着瞧”显然能给尿素后市带来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操作态度。
开工率稳涨趋势不改
自5月下旬以来,国内尿素企业集中检修的局面或暂告一段落,毕竟两轮较大规模的交替停车已将常规安全检修指标用尽。且工厂也不会放弃6~7月的农业传统旺销季节。事实上,从尿素企业心理来看,及时恢复生产的意义可谓:赚钱是小,份额是大。也就是说,尿素品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认知度。一旦某家工厂旺季无货可供,失去的市场份额和品牌诚信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但据小编观察,全国尿素企业开工率之所以长期维持在54%左右,除少部分尿素年产能不足30万吨的小企业选择退出外,更有年产百万吨级别的大企业转产减产。比如转卖液氨或生产缓释尿素,又或是连醇装置增加甲醇产量的情况。当然,也有归结为节能减排,环保检查等方面的说法。总之,从今年1~4月,全国尿素实物总产量1998.21万吨,同比降低20.2%。正当一些人想以4月企业集中检修为由进行说明的时候,问题来了,1~3月尿素实物总产量1493.13万吨,同比减少20.8%,如何解释。一些人抢答:是因为三月环保。那么好,1~2月全国尿素实物总产量952.74万吨,同比减少22.2%,或许已让这些人老泪纵横。照此推断,年内1~5月尿素产量以平均每个月同比降低20%的节奏持续者。这对于正常尿素企业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至少从财务核算的角度看,那些尿素产值过半规模的厂家没道理秉承行业责任感“严于律己”。而为保全年达标生产,旺季增产已是最后的机会,同时也是出于对后期政策的不确定性考虑,6~7月势必看到行业开工率的回升。当然,从尿素价格波动角度分析,保守估计开工率将不超60%。
后市内需利好不确定
传统农业需求旺季期间,国内尿素价格维持高位。一方面来自需求支撑,另一方面也是在国内尿素产能未及正常的情况下,因工厂产销平衡甚至待发量过高,而继续坚挺报价。但从下游厂商近期操作方式来看,流通环节大多本着按需采购,随进随出的模式操作。问及原因,直言风险而不讳,更进一步抱怨辛苦和回报难成正比,感叹此时唯有做好“搬运工”才能薄利生存。然而,这种采销方式已经持续很久,往年从市场层面便可了解到的尿素库存量在今年确实不及预期,但不排除长期渗透已到终端市场的可能性。目前,眼看南方水稻追肥结束,北方玉米追肥未启,农业需求或出现断档期,进一步给企业复产竞价留出机会。
另外,后期工业需求预期不佳,胶板行业除受房地产政策所累外,出口形势也不乐观,继上月韩国宣布对中国胶板反倾销征收5.9%-10.2%关税外,近日又听闻有其他国家提出反倾销。这将对本就内销不利的胶板行业造成减产影响,加之两广胶板主产区高温不利于生产,全国胶合板行业对尿素的需求也将随之降低。
仅就内需来说,农业需求多为随行就市,持续性或不及预期;工业下游胶板行业内销受限,出口遇阻;至于复合肥企业,前期高氮肥生产销售已偃旗息鼓,近日观望居多。
综上所述,国内尿素行情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光鲜,不利因素正逐渐渗透,价格坚挺源于企业停车检修积攒的待发量以及农业下游随采随销的货源渗透需求。一旦旺季需求低于预期,或尿素市场风险意识升级引发厂家竞价或经销商议价,价格回落只是时间问题,需早作准备。当然,考虑进口尿素的问题或许言之过早,但若国内价格维持当前高位,难保四季度不会用到进口尿素。还是那句话“重观点、轻行情,让子弹飞一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字:尿素 尿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