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恢复出口退税 可能性有多大?

2017-8-3 15:19:43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农资产品中化肥出口税负独高
  近期,有化肥企业提出,应恢复化肥的出口退税政策。理由是:在国内主要农资产品中,农机、农药、农膜都不征出口关税;在出口环节增值税上农机出口全额退税,农药多数品种退税,农膜虽不退税但出口视同内销免税;在加工贸易政策上农机和农膜允许以加工贸易进出口,农药也只有部分品种禁止加工贸易出口。相比之下,化肥的地位尴尬得多,虽然国家取消了尿素、磷铵等部门品种的出口关税,但所有肥料出口不退税,并征增值税,且国家禁止所有肥料品种的加工贸易。
  化肥出口税负的历史沿革
  在2004年以前,我国化肥出口是实行退增值税的。2004年3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暂停尿素出口退税的紧急通知》,为保障国内供给,决定自2004年3月16日起,对尿素产品暂停出口退税政策;后又发文,从2004年4月2日起,对磷酸二铵产品暂停出口退税政策。从此以后,化肥出口退税政策正式结束。随后进入化肥出口不仅不能退税,而且还要征收出口关税的时期。2008年,最高出口关税达185%。2017年1月1日起,氮肥和磷肥出口关税全部取消,变为零关税,仅保留钾肥及含钾复合肥的出口关税。
  在企业而言,当然是希望能恢复化肥出口退税,这样可降低出口成本,增加在国际化肥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海关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我国化肥生产成本较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共出口化肥695万吨,同比下降14.1%;累计出口金额14.3亿美元,同比下降21.6%。如能实行出口退税,对扭转我国化肥出口下滑趋势肯定有益处。
  取消化肥出口税可能性不大
  不过总体来看,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出口退税。农机、农药、农膜大多数产品实行出口退税,有其历史原因,其出口政策一直较化肥宽松,化肥行业不能简单类比。今年化肥出口政策已有了很大调整,氮肥和磷肥出口全部降为零关税,体现了对化肥行业的扶持。而出口退税跨度太大,恐难如愿。
  二是化肥行业的任务,主要是保障国内供给,出口是辅助性的。如果出口量过大,引发国内市场供给不足,或引发价格大涨,会对国内农业生产产生干扰。
  三是如果化肥恢复出口退税,表示政策性导向变化,可能会引发新上化肥装置潮,这样化肥产能过剩的问题会愈演愈烈。
  此外,现在正处于化肥去产能的关键阶段,出口退税可能带来化肥一窝蜂出口,从而造成化肥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戛然而止。
  业内人士指出,特别是对钾肥产品来说,出口退税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我国是个缺钾国家,每年需要进口大量钾肥。为保护国内钾资源,现在钾肥出口仍然要征收较高关税。但如果氮肥和磷肥都出口退税了,而钾肥还要征出口关税,是不是对钾肥行业不公平呢?
  因此,化肥企业最主要还是要多在苦练内功上下功夫,单纯依靠政策降低的成本是有限的,不能寄予过大的期望。

(关键字:化肥 出口 退税)

(责任编辑: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