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市场再起博弈 商家下调低吸预期

2018-1-19 14:31:11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杨卢义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元月已经过半,国内尿素行情在磕磕绊绊中摸索着新的涨跌之路。随着利空频现,利好消耗,市场新一轮价格“博弈战”再度上演。近期,恶劣天气以及来自政策面的若干传言确实给下游心态造成一定影响,导致业内对高价尿素的认可度明显下降。下游的持币观望加剧尿素企业库存压力,上周(1月10日)便有部分工厂开启暗降模式,直至月中旬,降价促销更为普遍,出厂价跌幅50~100元/吨,主产区报价靠拢1900元/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新单成交甚至已妥协1880元/吨。事实上,无论是受累于雨雪天气,还是政策调控给力,尿素近期价格调整带给了市场更多思考,后市行情已不单单是一句“供求紧张”便能支撑持续上涨的局面。然而,还是那句话,风险与机会共存,新的操作思路或随之出现。

尿素产能调整或将反复

元月上旬,反弹趋势正旺的尿素行情被连续两轮大范围雨雪天气所打压。受其影响,包括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在内的尿素市场明显走弱,汽运停滞直接导致工厂新单销售倍感压力。同时,雨雪天气禁运危险品,部分尿素企业存在“降氨提尿”,也就是说,之前直销液氨的工厂再度提高了自身的尿素产量。相应的结果便是液氨货紧价扬以及尿素暗降促销。无奈的是,尿素暗降并不能满足下游厂商的博弈胃口,进入中旬的国内主产区尿素出厂报价迅速调整到1900元/吨的水平。即便如此,多数贸易商却一改之前1900元/吨抄底说辞,继续持币观望。不过,从未来全国天气预报看,恶劣天气暂时远去,随着近期液氨价格抬头,尿素企业或继续调产,尿素则再获开工率下调的利好支撑,进而引发供求趋紧的促涨动力。

理性看待淡储补仓需求

上周小编对当前尿素市场内需评价为差强人意,下游厂商经历过几番抄底、追涨操作后,心态上对高价尿素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有了明显转变。直至上旬雨雪天气侵袭南方大范围区域,尿素企业发运受阻,库存快速增加,市场不乏看跌之声。客观分析来看,随着春节临近,下游胶板行业普遍存在放假以及受环保限产的情况,原料需求减少;复合肥厂销售不佳,储备原料积极性不高;农业需求方面,放弃1900元/吨抄底的经销商再度将预期调整为1850元/吨,但“买涨不买跌”的惯性思路确也难测;至于尿素出口方面,除了被高报却又无人问津的离岸价在哪里虚张声势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更有部分贸易商已着手尿素进口业务,无奈的将出口需求变成了进口供应。但从增值税、关税等附加费用上考虑,尿素进口问题暂不必过分担心。

政策干预仍在继续

从2017年四季度至今,对尿素生产层面最直接的政策干预便是调控煤价、全国范围限气。而随着12月下旬国内主产区尿素价格飙升至2100元/吨以后,对尿素的“抑价政策”快速推出。12月27日发改委经贸司召开化肥生产用煤产需对接会,除煤炭行业大佬外,更有13家重点化肥生产企业一同与会。而“抑价”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从12月底至元旦放假期间,国内尿素价格普降,个别企业降幅超100元/吨。当然,不可否认元月上旬一轮新的触底反弹行情受累于恶劣天气。不过,政策总是“常伴”尿素左右,随着煤炭与尿素从供需两端进行对接以后,限气政策也见松动。继元旦前后云天化复产,四川玖源等气头尿素企业也有元月下旬复产的传言。照此来看,政策干预仍为后市不确定因素。

综上所述,工厂的妥协吸单与贸易商的持币上观形成僵持局面,业内将新的补仓抄底的心理价位下调至1850元/吨。然而随着山西部分煤价上调80元/吨,以及液氨价格对尿素开工率的影响,尿素企业并不是没有筑底机会。更主要的是,春节的临近或将刺激基层经销商备肥。常言道“手中有肥,心中不慌”,下一轮抄底脚步渐近。

 

中华商务网 杨卢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字:尿素 尿素价格)

(责任编辑: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