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气头尿素会停产吗?

2018-11-9 13:37:56来源:网络作者:余雷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去年因气荒造成了气头尿素企业的限停产,从而造成了今年全年尿素的紧平衡和价格的坚挺。今年的取暖季即将来临,气头企业开工率情况,将是决定明年尿素价格走势的关键,那么今年会是啥情况?笔者这里做个分析。

笔者查阅了一下15、16年的数据,发现取暖季天然气需求会大幅上升,其中11、12、1、2月份分别比淡季(4-10月份)平均数大约高出50亿方、150亿方、80亿方和70亿方(17年因陷入了严重的气荒,数据的参考意义不大)。天然气取暖季需求增量可以划为取暖的民生用气,因此在天然气保供序列中处于必保对象。2017年完成了煤改气360多万户,今年完成的煤改气也在300万户以上,那么今年取暖季比淡季的增量一定大大高于15、16年的量,这是需求端发生的变化。

再看供应端。今年1-9月份,天然气的表观消费量比去年增加了16%以上,其中4-9月份的平均表观消费量为225亿方/月。这个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笔者注意到,今年的5月份,西南的气头尿素企业就开始限产,而其它用气企业的限产力度甚至超过尿素企业。限产的原因据传是增加天然气储备,这就产生了疑问:只要能增加供应,哪怕是进口,哪怕提高价格,也不会因为注气而限气吧?在淡季的时候,因为注气就限气,是不是说明国内的天然气供应能力已达极限?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说225亿方/月的天然气供应能力可能是今年在不动用储备的情况下的最大供应能力。到了11月份,北半球全面进入取暖季,全球天然气需求都会上升,这个时候,进口可能会是只减不增,后期的供应能力很难达到225亿方/月。

再来看储备。今年政府加大了天然气储备建设,加之,前期就开始注气,不得不说,政府做了充分准备,很多人据此判断今冬气荒程度低于去年,笔者认为完全是误判。天然气的存储设施建设主要以地下储气为主,建设周期很长,仅靠增加液化气存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据发改委的数据,今冬的天然气储备会达到160亿方。现在来算一个12月份的天然气平衡:15、16年12月比淡季高出150亿方,加上近两年新增的煤改气,加上淡季的民生用气,加上进口的可能性下降,那么可以大致推断除今年12月份天然气的常规供应量甚至不足以保民生。这个时候会动用储备来保证化肥生产吗?肯定不可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淡季限气;8月份天然气价格就大幅上涨,这两大证据表明,今年的气紧程度可能高过去年! 

至于什么时候气头尿素企业停产,笔者认为这不是计划性的,而是预案性的,也即随着民生用气的变化,随时做出响应,而不是定时响应,但气头的开工率非常有可能低于去年同期。

综上,天然气的分析众说纷纭,但笔者只认同发改委的说法:今冬民生用气可以保障!

(关键字:气头 头尿素)

(责任编辑: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