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肥市过半,化肥进出口情况如何?

2019-9-9 8:22:09来源:农资导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年肥料品种情况如何?进出口对产品价格走势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氯化铵:今年1-7月份出口5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万吨,增幅较小。

硫酸铵:今年1-7月份出口336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39万吨,降幅达10%。

合成氨:今年1-7月份进口59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4万吨,基本保持稳定。

二铵:今年1-7月份出口36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6万吨,增幅达18%。

一铵:今年1-7月份出口16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7万吨,增幅近50%。

重钙:今年1-7月份出口8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6万吨,增幅达47%。

氮、磷两元素复合肥:今年1-7月份出口7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9万吨,增幅达35%。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今年1-7月份出口61万吨,同比增加39万吨,增幅达177%;进口86万吨,同比减少2万吨。

氯化钾:今年1-7月份进口629万吨,同比增加154万吨,增幅达32%;出口13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净进口增加151万吨。

硫酸钾:今年1-7月份出口23万吨,去年,几乎零出口。

硫磺:今年1-7月份进口710万吨,同比增加50万吨,增幅达8%。

从上面进出口的数据看,国内的化肥出口除硫酸铵外,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充分说明国际的需求仍然强劲。

尿素出口量大增更多地受益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未来出口量变化将受到美伊关系的影响,但预计今年年底前,出口仍将保持较大的增长。

今年氯化铵价格明显强于尿素,而出口量并没有下降,说明氯化铵价格的坚挺主要来自于国内需求,同时在国际市场形成了稳定的市场份额。

硫酸铵是国内化肥出口量第二大的产品,去年达到出口峰值680万吨。随着焦化行业的去产能和新增己内酰胺项目的减少,预计后期将保持在600万吨/年左右的出口水平。

磷肥出口增幅较大,硫磺进口增幅较小,而磷肥和硫磺价格都大幅走低,说明磷肥跌价的原因不是磷肥产量的大幅增长,而是国内需求出现了下降。

三元素复合肥受益于出口关税的取消,后期将会有更大的增长潜力。过去担心三元素复合肥将挤占氮、磷两元素出口量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说明氮、磷两元素复合肥在国际形成了基本稳定的市场。

氯化钾进口大幅增长,叠加国内需求的下降,价格预计将继续维持低位。

硫酸钾得益于出口关税的取消,出口大幅增长,对国内价格形成了很大的支撑。

综上,虽然化肥出口普遍增加,价格持续走低,进出口并不能给国内价格提供足够的支撑。体量越大的产品,越需要国内需求的支撑,只有强劲的内需才能在国际市场取得定价权。

(关键字:化肥 市场)

(责任编辑:0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