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4月份,都是东北地区服务三农备春耕化肥生产的黄金期。地处中俄边境的绥芬河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利用进口俄罗斯钾肥资源,在区内实现落地加工。成品氯化钾颗粒肥料,有效供应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
在绥芬河自贸试验区看到,中俄铁路的宽标轨专用线直接铺设入化肥生产厂区,站台上已经摆满了整装待发的2000吨氯化钾成品。兴盛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将俄罗斯“乌拉尔钾肥”股份公司的粉末状钾肥原料,经加工后为氯化钾颗粒产品,分装入袋,产品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绥芬河自贸试验区严格执行国家对进口环节的防疫规定,结合涉外企业生产特点,落实防疫细节。指导企业厂区消毒通风、岗位安全监督、流程规范操作。在加工生产的同时,绥芬河自贸区还鼓励企业结合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加大研发力度,实现了我国首例用浮选剂分离硫酸钾与氮钾肥的新技术,并完成首套生产线试车成功。厂长刘平告诉记者,企业每天24小时开足马力,日产氯化钾400吨,春节期间也会正常生产,为下游企业和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
(关键字:粮食安全 化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