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网站近日发布《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077号建议的答复》,针对王淑平代表提出的“关于‘制土’的建议”,省生态环境厅在答复中表示,将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积极引导施用有机肥,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区,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农业用肥量的迅速增长,为蔬菜、水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尤其是粮食增产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我国的耕地酸化、盐渍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解决农业生产中化肥过量施用损害土壤及畜禽养殖粪污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污染等问题,2017年,原农业部在全国选择了100个果菜茶生产和畜牧养殖大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其中,包括有河北省的石家庄藁城区、青县、永清县、涿州市、平泉市、秦皇岛市抚宁区、邢台县。
试点县(市、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明确目标、逐项推进,落实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面积8.6万亩,遴选实施主体219个,试点工作进展良好,生态经济效益明显。
2018年,全省7个落实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点县(市、区),核心示范区化肥用量比上年平均减少16.8%,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6%以上,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果有果味、菜有菜味”,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河北省的浆水苹果、青县大司马特菜和羊角脆甜瓜、平泉黄瓜等品牌农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当年,即国家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的第二年,河北省的国家级试点又新增了遵化、馆陶、安平3个试点。
为便于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了解强农惠农政策,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2020年,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又发布了重点支农政策。其中,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方面提出,开展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
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支持对象为承担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任务的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以减少化肥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为目标,支持重点县实施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试点作物向节肥潜力大的园艺作物和优质大田作物拓展。
补助标准为续建县每个500万元,新建县每个1000万元。资金重点用于推广堆肥还田、商品有机肥施用、沼渣沼液还田等技术模式,配套完善设施设备,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紧密结合。支持方式以政府购买服务和技术补助为主,大力推行向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有机肥施用到田服务,引导农民就地就近施用有机肥。
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支持对象主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在全省选择14个粮棉油生产大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每县安排资金200万元,重点推广种肥同播、机械深施、适期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以及作物专用肥、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产品。
此次在对王淑平代表的建议答复中,省生态环境厅也对今年的工作措施进行了部署,其中明确,将持续引导有机肥还田。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积极引导施用有机肥,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区,充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重点推广“有机肥+配方肥、菜(果)一沼一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有机肥替代模式。
探索总结畜禽粪污从收集到还田的实施模式,逐步理顺养殖者、社会化组织、种植者的利益关系,畅通粪污还田渠道。2021年努力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以上。
(关键字:粮食安全 化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