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临沂市两型办、临沂市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临沂市交通运输局、临沂市农业农村局、临沂市生态环境委员会的相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临沂市“四减四增”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会上了解到,2020年,临沂全市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下降16.8%。主要做法有三方面:
开展科学施肥技术普及行动,推动增效减肥
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积极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以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为主,按照成方连片、区位便利的原则,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45个,示范面积11万亩。通过政府购买、物化补助等方式,集中展示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模式,按照“精、调、改、替”的技术路线,不断促进化肥减量增效。累计开展土样采集3200个,化验分析25600项次,开展各类肥料田间试验133个,研究制定并发布主要农作物施肥配方259个,发放技术培训资料和施肥建议47.45万份,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已达90%以上。总结推广了小麦、玉米、花生、大蒜、蜜桃、苹果等作物的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为农户科学选肥、购肥、用肥提供了信息参考。
大力倡导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推动替代减肥
先后在蒙阴县、沂水县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00万元,建立有机肥替代核心示范区 3.85万亩,总结形成了轻简化田间堆肥技术,示范区累计堆肥还田14.1万吨,在减少化肥用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农产品品质大幅提升,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和田间试验示范,加大轻简化田间堆肥还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倡导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堆沤还田、田间堆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2020年全市商品有机肥使用量达到 71.01万吨。开展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处理利用,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 100%,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 86.79%。
大力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推动集约减肥
水肥一体化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增效的优势,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主要路径之一,2018-2020年,我们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先后实施了水肥一体化工程示范项目、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276万元,直接建设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1.5万亩,示范带动新增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49.2万亩,截止到2020年末,全市水肥一体化面积已达87.99万亩,超额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任务目标。
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将采取的主要措施
继续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到2022年,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在2020年基础上新增8.88万亩,到2023年,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在2020年基础上新增13.2万亩。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在粮食主产区、果菜茶优势产区等重点区域,大力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2023年,全市化肥使用量较2020年减少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2%以上,配方肥应用面积达到527万亩。
大力提高有机肥用量。积极推广商品有机肥、生物肥、配方肥、果园种草和土壤调理剂,引导农民使用农家肥。到2023年,全市商品有机肥使用量65万吨。鼓励各县区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农业废弃物、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模式,鼓励、推广兰陵县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微站点建设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2023年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1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
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选择畜牧大县和畜禽粪污资源量大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积极实施“农牧循环深化行动”,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畜禽养殖粪污就近还田、就地消纳,到2023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8%以上,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建率保持100%。推进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优先开展就地还田。到2023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不断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绿色生态用地质量。
(关键字: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