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逢春耕季,为维护农民利益,护航春耕生产,近日,融水县纪委监委、市场监管局组成联合执法队,采取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定对象的方式,直插乡镇集市、农村商店等基层一线的农资经营点,对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进行监督检查,严打假劣、假冒农资。
“大家过来仔细核对一下,这些‘钙镁磷肥’感觉不对劲,有假冒的嫌疑。”在安陲乡某农资经营点督查时,执法人员发现一批化肥有问题,通过查看包装、扫二维码、一一比对等,认定这批每包重25公斤、共计209包的“钙镁磷肥”涉嫌假冒,执法人员立即对上述化肥进行现场查封。
随后,在安陲乡的另一家农资经营点,执法人员又发现31包同样品牌的“钙镁磷肥”涉嫌假冒,执法人员也现场进行了查封。经询问该农资经营点负责人,这批化肥是从本街覃某某的农资店进货的,该品牌“钙镁磷肥”出厂价每吨是1350元,而涉嫌假冒的化肥进货价每吨仅要600元,两者相差750元。
融水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展农资督查时,主要查看经营点证照是否齐全、进货要有进货发票、进销货要有登记台账和登记备案,农资产品标签标志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等。对于涉嫌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必须要对产家样品进行抽样、封存、送检;对于销售假冒产品,必须要进行没收和相应的行政处罚;此外,还要启动追回程序,为农民向经营商进行索赔,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融水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则强调,假冒农资,是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主管部门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对国家负责、农民负责,发现问题,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确保农资经营规范和使用安全。
今年春耕季开始以来,融水县纪委监委会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抽样检测等方式,对辖区内农资经营户的经营主体资格、进货来源、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情况进行精准监督,严厉打击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标识不清等农资商品行为,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目前,已督查农资经营点近百家,发现问题5个,立即整改5个,查封假冒化肥2家,查扣假冒化肥6吨。对销售假冒化肥行为,融水县市场监管局已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农户:春耕生产在即,在购买农资产品的时,最好到固定门面进行购买,并索要和留存购物发票,以防农资产品出现问题时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发现假冒伪劣农资时,请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关键字:春耕 融水县 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