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2012年的期待之中,市场也在悄然酝酿着动力。

导读: 在对2012年的期待之中,市场也在悄然酝酿着动力。
关键字: 在对2012年的期待之中,市场也在悄然酝酿着动力。
历史数据显示,21年以来中国股市首日开门红比例接近七成。收官红能否带来开门红,成为今天最大悬念

  2011年已经过去,我们已悄然走入2012年。新年伊始,A股首日交易无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无论在过去一年中A股市场如何的惨淡,人们依然对新年抱有期许,期待着新年新气象的出现。

  在201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双双上涨,可谓是圆满收官。收官红能否带来开门红的效应,也再次成为今天最大的悬念。历史数据显示,21年以来中国股市首日开门红的比例接近七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市场内外部环境逐步好转,周边市场开门红的带动下,2012年A股市场首日交易有望出现开门红。

  开门红概率大 首日表现影响当月

  市场的预测与期望似乎无法坚定人们的信心。而真实的交易数据却更加具有说服力。

  2011年A股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双双上涨,圆满收官。其中,上证指数上涨25.86点,最终戏剧性报收2199.42点,距重返2200点差之毫厘。至此,上证综指全年累计下跌21.68%,成史上第三大年度跌幅,仅次于2008年和1994年。呈现年线2连阴形态。

  回顾中国股市,从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自最初的8只股票、22只债券,发展至今中国股市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证券市场。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自1991年以来,在A股市场走过这风风雨雨的21年中,上证指数新年首日开门红的比例接近七成。

  统计显示,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这14年中,上证指数首日开盘收红,上涨幅度分别为:1.01%、0.34%、4.31%、0.01%、0.26%、2.21%、2.912%、1.446%、1.345%、1.715%、1.504%、0.214%、3.29%、1.59%。

  在其余的7年中,1995年、1996年、1999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10年上证指数首日表现疲弱,跌幅分别为-1.23%、-3.14%、-1.82%、-2.10%、-2.73%,仅占三成多。总体来看,A股历来新年首日表现强势的比例较高。

  而如果追溯到市场单月的表现,从统计上来看,还可以发现,在7年的首日交易低迷中,上证指数一月的表现也多为下跌情况,1995年首日下跌1.23%,1月跌幅13.16%;1996年首日下跌3.14%,1月跌幅3.23%;1999年首日下跌1.82%,1月跌幅1.05%;2002年首日下跌2.10%,1月跌幅9.38%;2005年首日下跌1.87%,1月跌幅5.9%;2010年首日下跌1.02%,1月跌幅8.78%。其中,仅有2003年一次,首日跌幅2.73%,一月市场涨幅为10.47%。

  当然,首日开门红而当月收阴的情况也是有的,在14年首日上涨之中,其中有4年是当月收阴。从这些看似巧合的数据统计中,却也预示着首日的表现对当月市场表现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港股首日开门红 收盘上涨443点

  2011年对于港股来说,也可谓是十分惨淡。恒生指数2011年累计下跌20%。

  香港股市周一将因新年假期休市后,1月3日港股首日交易便出现开门红。随欧亚股市走高,恒指高开1.82%后震荡上行,盘中最高见18,886.12点,低见18,724.17点,收盘报18,877.41点,升443.02点或2.4%,全日成交326.42亿港元。分析师表示,料港股短期内有机会挑战18,800点水平。

  在2012年的第一个交易日,韩国股市2日收盘基本持平,综合股价指数上扬0.03%,报1,826.37点。对美国经济数据的乐观预期,及对欧元区持续危机的的担忧对投资者人气的影响难分高下,新年伊始影响人气正负面因素互相冲销。1月3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开盘上扬,涨逾1%,因德国及中国制造业数据强劲,市场乐观情绪有所增长,但因欧债危机不确定性仍存,涨幅受限。

  2012年第一个交易日,欧股收高1%,这主要得益于E.ON和苏伊士环能集团等防卫型公用事业股,以及德国最新的PMI略超预期,市场交易清淡,英美股市因元旦落在周日而休市一天。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上涨1.07%,报247.15点,创下了两个月来新高。经济数据方面,欧元区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46.9,环比虽小幅回升,但仍低于50的荣枯分水岭,显示该地区制造业连续第五个月萎缩。地方股市中,法国CAC40指数上涨1.98%,报3,222.30点。德国DAX30指数上涨3.0%,报6,075.52点。

  内外部环境正在逐渐好转

  在对2012年的期待之中,市场也在悄然酝酿着动力。

  从基本面来看,市场的内外部环境逐渐好转。日信证券分析认为,首先,国内经济悲观预期有所减弱。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21亿元,环比回升5.4%;汇丰12月PMI终值回升至48.7%,新订单指数由11月的45%回升至12月的46.9%,这些迹象表明经济并不会急速下滑。基于“稳增长”的积极政策渐次展开,对经济形势不必过于悲观。

  其次,央行于上周结束连续四周的资金净回笼操作,实现净投放90亿元,以对冲年底的资金面压力,释放出一定宽松信号。对于央行时隔6个月再次停发3月期央票,市场普遍视为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信号,随着时间推移,政策窗口也越来越近,春节前央行再次降准将是大概率事件。

  最后,外围市场逐渐回暖。欧洲央行采用“LTRO”方式往欧元区注入流动性,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欧债问题,但也暂缓了欧洲债务危机的集中爆发,意大利长期、短期国债的成功标售暂时缓解了市场的担忧。同时,美国公布的失业、芝加哥PMI等经济数据均好于预期,欧美股市纷纷回暖,也给A股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另外,从市场流动性来看,2012年解禁股为4313.69亿股,较2011年减少了17.69%。而且2012年解禁高峰在年末,上半年解禁压力相对较小,解禁股数量仅占全年的25%。从货币供应来看,M1、M2经过2009年非常规地大幅上涨与2011年非常规地大幅回落后,考虑到政府继续消化反危机时投放的天量货币,2012年M1、M2所代表的流动性可能缓慢回升,但仅仅是回归常态而已,不具备全面放松条件。

  对此,申银万国预计,2012年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处于较为平衡状态,存在前松后紧的可能。2012年全年新增信贷规模将达8万亿元,M1、M2同比增速回升至15%。目前来看,除了存款准备金率处于历史最高点外,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处于常态区间内,特别是随着通胀大幅回落至3.5%的水平,有机构预测甚至央行还有可能降息。

 

(责任编辑: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