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肥小技改喜获多赢

导读: 2011年12月28日,走进红日阿康复合肥一分厂的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周锦生从中和反应槽的溢流口舀出一勺料浆对记者说:“看,又粘稠又洁白。11月份复合肥产量比任务指标超产3000多吨,净消化返料3302吨。”
关键字: 复肥 多赢

2011年12月28日,走进红日阿康复合肥一分厂的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周锦生从中和反应槽的溢流口舀出一勺料浆对记者说:“看,又粘稠又洁白。11月份复合肥产量比任务指标超产3000多吨,净消化返料3302吨。”

  这是个期盼已久的喜讯,因为它让红日阿康看到了三点希望:一是在低品位磷矿维持在28%的情况下,料浆发沙问题彻底解决;二是粉尘大量减少解决了环境污染;三是稳定生产为明年的增量目标打下牢固基础。

  红日阿康1998年上马的40万吨复合肥二期项目(即复合肥一分厂,通称大复肥),13年来一直担任着公司盈利的重任,尤其是从2009年实施吨肥包干的承包改革以来,围绕增量战略的实施,“提产降本”的任务迫在眉睫。

  2011年5月份,大复肥的生产系统采用袋式除尘器后成功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难题,随着分厂“合理分工、严格落实、奖罚分明”等一系列措施的高效执行,又连续3个月报出实现月均增产3000吨的好消息,复合肥一分厂的管理团队也为此获得了“二次创业突出贡献奖”。但由于2011年9月份之后料浆发沙,导致当年10月底的返料库存猛增到了9000多吨。

  “两个月前,这里的生产系统还有“嫌贫爱富”的毛病。”周锦生笑说。原来,红日阿康的复合肥采用喷浆造粒法生产,该法的优势是:生产的复合肥属于化学合成,养分均衡,颗粒圆滑。但对料浆的要求必须是粘稠度高,如果出现清水一样的料浆,就难以造粒。

  生产人员根据多年的经验初步分析后认为,料浆波动的原因是磷矿石品位只有28%造成的,之前能稳定生产是因为用的磷矿品位达到30%以上。如果真是系统“嫌贫爱富”,生产所需的磷酸的浓度却一直很稳定。

  经验也不见得就是真经。立志要实现2011年“降本增效”目标的红日阿康立即成立了技改攻关小组。因为随着国家对磷矿石开采的多重限制和日益趋紧的市场供应,复合肥的生产系统绝对不能“挑食”。

  经过1个多月不分昼夜的摸查和改造,红日阿康投入20多万元开始治愈“中和反应不充分”这个潜伏了多年的症结。

  2011年11月3日,对大复肥的中和流程完成技改后,各处工艺系统操作捷报频传

  料浆洁白粘稠了!肥料成粒圆滑了!24小时班产细粉不足3吨了!

  从当月底的盘库数据看,一分厂11月份的返料只有200多吨(扣除转产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数量),远远低于通常月均的1000吨,更远远低于通常料浆波动时的3000吨。

  2011年12月28日,当记者又随同周锦生来到筛分岗位时,随手抓起一把刚走下流化床的复合肥,周锦生说:“看,全是好粒子,粉末少了很多,再也不用戴口罩操作了。”

  10分钟之后离开,记者首次发现相机上没有飘落上灰尘。

  在红日阿康复合肥包装流水线附近,记者还先后遇到了3批从河南民权县、山东夏津县及聊城县等地赶来红日阿康参观的经销商。他们此行除了为庄稼备足化肥这一“粮食”,还对公司的厂区产生了兴趣,纷纷以厂房、设备为背景互相拍照纪念“到此一游”。

  细了解才知道,除了复合肥系统,红日阿康其他配套生产系统实施的多处技改项目,不仅增益了效益上的丰收,还让环境变得干净清爽,从而使企业的“工业游”在这个冬日热起来。

(责任编辑: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