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末年初的晋北大地,天寒地冻,寒意袭人。记者随同山西朔州市兴雁农资采购供应站总经理石伟走进山 西朔城区油坊头村张再友的农家小院时,张再友一边招呼妻子让我们进屋暖和暖和,一边高兴地说:“我说呢,今天的眼皮直跳,原来是石经理来了,贵客啊!”
“这是公司的技术员,他是专门负责咱们这片测土配方施肥的,今天来主要是回访一下用户,看乡亲们还有啥需要解决的。”石伟向张再友一一介绍说。
“以前,靠天吃饭,施肥的方式方法也不讲究,一到开春,家家户户‘一炮轰’,一亩地磷肥一袋、碳铵两袋,混在一起,用铁锹扬洒在地里就万事大吉了,收成好赖不管。现在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科技人员,就像久旱遇上了及时雨,我们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去年我种了20亩土地,全部种了玉米,收成至少比以前多产600斤/亩。这全是沾了测土配方施肥的光!”张再友激动地说。“我正犯愁呢!眼看快过年了,明年的大田作物咋种啊?想不到你们就上门来了。要说有啥困难,我看你们把测土和配肥全由一个人负责,这样会更方便。”张再友说。
“粮食增产的确少不了测土配方施肥。以前用肥料都是‘一炮轰’的办法,营养单一不说,还无法对症下药,根本不知道地里缺什么营养就盲目施肥。现在改成了测土配方施肥,地里缺什么咱们就补什么,把玉米养得壮壮的,哪有不增产的道理?”听到张再友说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坐在一旁的老伴也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今年的办法有些变化,不像过去那样,测土只管测土,卖肥只管卖肥,各管一块。现在要实行一人包一片的办法,把测土配方施肥明确到每个人,把这项工作做深做细,细化到每一户每一个地块,施肥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石伟说。据石伟介绍,去年他们利用农闲时节,让公司的营销人员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补充、收集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等方式,基本掌握了当地的耕地基本状况信息,建起了农户调查资料信息数据库。目前在朔州市130多万亩的耕地上布设了大田采样点近千个,设立大棚蔬菜、丰产玉米、甜菜、土豆、茴香、葱头、大葱等示范村16个,发放施肥建议卡6万余份,配方卡入户率达95%以上。此外还通过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农民、肥料经销人员500多人次。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宣传培训,在每个乡镇和农业大村设立肥料经销网点实现了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的施肥模式。
“我们根据目前的调查,老百姓的种粮积极性很高。要想公司的效益有所增加,关键还在优化服务上。一方面把测土配方施肥做深做细,在引导农户科学施肥、实现节本增效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把用肥的品种和结构进行详细的调查,及早备足春耕用肥,满足农民的需要,确保农民能真正得到实惠。”石伟在回城的路上告诉记者,测土配方施肥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要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营销手段,里面的文章还很多,需要下功夫扎扎实实做下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白清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