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今年8月全球主要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美债危机继续发酵,9月美国民众开始用"占领华尔街"的活动方式来抗议政府在经济危机中的"无能表现"。而类似抗议活动在大西洋的彼岸的欧洲马德里、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地也开始上演。
而"占领华尔街"背后,欧美政府关于债务危机的口水战始终没有停止,德国外交部长吉多•韦斯特韦勒10月16日说,美方不应指责欧洲未能采取足够措施解决经济困境,美国债务过多是触发当前危机的原因之一。而上月,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敦促欧洲更快行动,达成解决方案,称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给世界留下伤痕"。
欧债危机拉银行下水
年中以来,欧债危机继续恶化,希腊等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信用评级接连被调低,也步入"高危区",而持有大量欧元区国债的欧洲银行业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标普、惠誉两大评级机构也接连出手,下调欧洲银行业评级。
"原来欧盟计划力保希腊,如今欧债危机蔓延至西班牙和意大利,欧盟为挽救西班牙、意大利,顾不上希腊等小国。但如果希腊债务重组,代价更高,债权人不能保证拿回本金,而银行持有的债券又多,自然风险也比较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方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英美评级机构一向比较看空欧债,这里面也有一定的情绪成分。
截至目前,全球最大的城市银行德克夏银行成为欧债危机中倒下的第一家银行。10月7日,标普下调德克夏银行的评级,由"A"下调至"A-",因为该行持有高额希腊债券。据悉,德克夏银行的股价从9月30日以来下降了42个百分点,并于10月6日下午停盘。
"有别于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等国的国内银行,德克夏银行作为跨国银行处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核心。"在德克夏银行问题出现之时,美国《华尔街日报》这样评论。
法国、比利时与卢森堡政府10月9日通过了对德克夏银行进行拆分的方案。欧盟委员会17日发表声明表示,欧盟暂时同意比利时政府以40亿欧元价格接手德克夏银行。
"眼下事态表明,银行业存在形势恶化的危险。"德国财政部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近期表示,"每个人都说,对金融市场的揪心事态演化成银行业危机深感忧虑。"他在言语间暗指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下引发的银行间拆借市场流动性枯竭或重演。
这只是冰山一角,10月7日,穆迪同时下调了葡萄牙9家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对该9家银行的高级债务与存款评级下调一至两个等级,并将其中6家银行的独立评级下调一级或两级。随后,穆迪又宣布调降12家英国金融机构评级,包括将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评级由Aa3 下调至A2,将桑坦德英国银行的评级由 Aa3调降至A1,将劳埃德银行的评级由Aa3下调至A1。
时隔一周,惠誉14日下调德国柏林银行、英国莱斯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瑞银集团4家欧洲银行评级,并将巴克莱集团、法国巴黎银行、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和法国兴业银行7家国际大型金融机构评级纳入负面观察名单。标普10月15日也宣布,将法国巴黎银行的长期评级由AA下调至AA-。
欧元区7月21日峰会通过的第二轮援助希腊方案规定,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内的希腊国债私营部门债券人,将承担约21%的债券减记损失。近日,有传闻称,这一减记比例最终可能高达50%至60%。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阿克尔曼表示,"如果减记规模超过30%,银行将被国有化,规模小的银行会出现倒闭潮。"
风险敞口仍是无底洞
IMF9月21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自去年以来,欧洲银行业已遭遇约2000亿欧元的潜在损失。除投资欧元区国债外,银行资产价格下降也引发了银行间的信用风险,使总体潜在损失达到3000亿欧元。
多数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实际情况甚至可能比IMF预计的还要悲观。瑞信分析师预计,为填补经济衰退、主权债务危机和融资成本升高带来的黑洞,欧洲银行业在2012年前可能需要筹集4000亿欧元资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查晓刚向记者说,"风险敞口很难估计,但欧洲银行业之间相互持有的债权比例非常高,而且关系复杂,因为德、法等国银行大量投资西班牙、希腊等后加入欧元区的国家的主权债务,使得银行业的联系程度更高、范围更广。"
截至目前,市场对欧洲各大银行的资金缺口到底有多大还没有定论,但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容规模上可见一斑。美国2008年设立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用以为银行业注资,其规模达7000亿美元;而在欧洲,一旦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容获得欧元区全部17个成员国议会的批准,其规模将达到4400亿欧元,约合6000亿美元。
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10年数据,欧洲银行业持有1363亿欧元的希腊总债务,其中60%以上由德法两国银行持有。同时法国和德国银行分别持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四国的国债总量为4134亿欧元(约合5898亿美元)和3496亿欧元(约合4988亿美元)。
另外,国际清算银行今年6月公布的报告显示,希腊的债权人团体总共持有567亿美元的希腊国债,其中法国各银行持有的希腊国债总额为150亿美元,落后于德国银行,但法国各银行向希腊公司和个人提供的贷款总额为396亿美元。
而且,美国银行业对欧债风险敞口也不容乐观,美国研究服务部表示,"由于美国银行业对德国和法国的银行风险敞口多达1.2万亿美元,并且对PIIGS(希腊、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直接风险敞口也达到6410亿美元,一旦欧洲的主要银行倒闭,美国的银行机构也将面对相近的问题。"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称,"如果按照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和通过二级渠道形成的风险敞口来计算,美国对希腊和其他欧元区国家的风险敞口将十分巨大。"该机构的评估结果不计算美国银行对欧洲银行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在内,同时,也不计货币市场、退休金、保险基金所持有的欧元区资产在内。
寄希望于提高核心资本
10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巴黎举行的会议上通过新规则,明确要求,高盛、汇丰、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将被要求额外增加1%-2.5%的资本金。根据《巴塞尔协议III》,到2013年全球金融机构的最低核心资本充足率将提高至7%,这意味着这些银行的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需提高至8%-9.5%。
会议期间,欧盟主席巴罗佐提出欧元区银行应暂时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分析人士认为,这反映出巴罗佐正在尝试使用美国的办法来解决欧债危机。当雷曼兄弟在2008年倒闭的时候,美国没有决定救助,后来AIG美国保险公司发生危机了,美国政府才决定开始救助银行。对已经资不抵债的银行,美国政府进行了入股的行为,通过注入资本金帮助银行度过危机,等金融危机好转以后,再逐渐退出股份。
市场担心欧洲银行管理局将以这一更高的新标准来要求当地银行业。如果这样,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大银行也会在压力测试中受挫,法国巴黎银行将需要130亿欧元资本,兴业银行需要 116亿欧元,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则分别需要122亿欧元和107亿欧元资本。
对此,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阿克尔曼表示反对,他说,注入资本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因为银行融资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于政府债券不再是无风险资产,而政府使用公共资金又将进一步让他们的债务水平恶化。因此,问题的关键是政府需要恢复人们对其财政的信任。
而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需提高至8%-9.5%,这将给德意志银行等欧洲银行带来更大压力。欧洲银行业管理局目前正在评估各家银行的资金需求,原则上要求各银行提高核心一级资本比率至9%。摩根士丹利估算,这一计划将使数十家欧洲银行增资2750亿欧元。德意志银行内部人士13日透露,他们可能需要近90亿欧元来达到9%的门槛。
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弗朗索瓦•巴鲁安说,二十国集团将于11月3日至4日举行的首脑会议期间公布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银行名单。今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确定了28家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但并未公布具体名单。
瑞信最新的数据则显示,在标准提高之后的欧洲地区银行压力测试中,估计会有66家银行倒在及格线前,预计整体资金缺口将达到2200亿欧元。美国高盛公司分析师则表示,根据欧洲银行监管机构可能进行的新一轮银行压力测试测算,欧洲银行业将需要注资近3000亿欧元。
银行资产重组是出路?
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巴鲁安在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后称,10月23日欧盟峰会对解决欧债危机"具有决定性意义"。市场由此期盼,欧盟有望在此次峰会上就减记希腊债务、重组欧洲银行业资本以及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等问题做出实质性决策。不过,10月17日穆迪警告援助欧元区重债国和银行业将威胁法国AAA主权信用评级,德国政府高官更直言欧盟峰会恐难达协议。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乔治•索罗斯10月18日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批评称,欧元区领导人针对欧债危机"正在考虑的'对银行系统进行资本重组,而不是向其提供担保';'逐个国家解决问题,而不是将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等一些举措并不妥当"。
索罗斯认为,当前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已无足够财力对银行业进行资本重组,应首先考虑为银行提供担保,待危机有所缓和、股市和债市回归正常后,再实施银行业重组,所需成本会低得多。眼下欧元区银行业的问题和主权债务危机间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政府债券价格下跌暴露了银行业资本匮乏,而政府为银行业重组提供资金必将进一步推高政府财政负担。
有分析人士指出,银行在经济大萧条时往往会出现经营不善,即使没有政府的支援,银行之间也会发生并购事件。随着欧债危机的恶化,欧洲各国政府拯救银行业的力量日渐减弱,可能银行业将出现倒闭和合并的浪潮,今后很多大型商业银行之间会合并、收购。
而对于欧债出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可能不仅仅是欧元区成员国之间博弈的问题,还包括欧美之间的博弈,更让人担忧的是,未来欧债危机向"核心"国家蔓延的风险可能还比较大。如果西班牙、意大利这类国家也被"感染"的话,这将给全球金融带来巨大的挑战。
中国前驻欧盟大使丁原洪则认为,目前,欧盟已基本上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危机的办法,包括建立统一的救援机制,扩充救援金额的额度,加大其使用的灵活性;有关国家采取紧缩开支、削减福利、增加税收等举措;在欧元区范围内强化财经纪律、提高经济竞争力等。简言之,着眼长远,开源节流。
在丁原洪看来,欧债危机扩大,外部因素干扰非常明显,从欧元诞生之日起,美国为了维系美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从未停止利用汇率等手段打压欧元,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更给它以可乘之机。利用金融工具积极插手、评级机构火上浇油、舆论传媒造势鼓噪,美方极力唱衰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