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市场回暖 江山股份新项目"应时"投产

导读: 草甘膦产能仅次于新安股份的江山股份,在草甘膦行业逐步回暖态势下迎来了新项目投产,可谓恰逢好时光。
关键字: 草甘膦 江山股份

草甘膦产能仅次于新安股份的江山股份,在草甘膦行业逐步回暖态势下迎来了新项目投产,可谓恰逢好时光。
   经过较长时间试生产,江山股份年产2万吨酰胺类除草剂项目日前终于正式投产。更可期待的是,公司年产4万吨农药制剂项目也将陆续投产。据测算,两项目年新增利润有望达1亿元。由此可预计,公司二季度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据悉,江山股份是拥有IDA法和甘氨酸法两套生产工艺的企业。“首创IDAN路线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公司董秘宋金华自豪地告诉记者。据了解, 江山股份对传统的IDA法进行了改进,首创了草甘膦IDAN法生产工艺,即亚氨基二乙腈IDA法(IDA法传统上一般为亚氨基二乙酸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种方法在生产草甘膦的过程中母液量较少,‘三废’处理难度也低,同时草甘膦的含量可以达到97%,最高可以达98%。”宋金华如此介绍。
   2008年,草甘膦价格疯狂飙升,最高价格一度突破12万元/吨。江山股份先行上马了IDAN法年产15000吨草甘膦项目以及甘氨酸法年产30000吨草甘膦项目。目前,公司全部草甘膦产能为7万吨,其中IDAN法产能为4万吨,甘氨酸法产能为3万吨,总产能仅次于新安股份。
   不过,就在2009年初,草甘膦价格开始加速回落。“虽然2009年一季度开始行情就不好了,公司却一直都是在满负荷生产,并且不存在库存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情况就是需求一直稳定,只是草甘膦价格下降的比较厉害。”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所以,任何时候我们其实都是没有库存压力的。”该人士同时指出,“公司现在80%的草甘膦要出口到国际市场。除了草甘膦原药以外,41%和62%的草甘膦水剂也在出口。但是我们也没有放弃国内市场,像新配置的草甘膦33号水剂就是针对国内农民的,我们还给它起了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叫‘大砍刀’。”
   除了首创IDAN的工艺路线外,江山股份还在国内最早掌握了草甘膦母液回收综合技术。2011年该技术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草甘膦废水低排放及母液回收利用技术开发”也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草甘膦母液是生产草甘膦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其中含有盐、各种有机物以及微量的草甘膦原粉。过去,一直有将母液回收通过添加草甘膦原粉制成10%草甘膦水剂的方法,但其产生的废水很容易使土地盐碱化。根据农业部1158号公告,10%草甘膦水剂已经在2012年1月1日完全退出市场,这使得掌握母液回收关键技术的江山股份可以有效利用草甘膦母液研发新的水剂,比如上述的33%草甘膦水剂“大砍刀”。
   另外值得提及的是,江山股份除从外部采购原材料外,自己还能自产一部分原材料,使得公司的生产成本有所降低。据介绍,该公司主要原材料是亚氨基二乙腈和甘氨酸。前者的上游是天然气,后者受国外市场波动。其余的原材料比如氯气、碱、磷等公司都能自己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不过,公司目前还没有自己的磷矿,主要还是刚刚搬迁完毕,资金不足。如果今后有合适的机会,公司不排除收购磷矿的可能。
 

(责任编辑:00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