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光气田产品主要畅销长江流域的湖北、四川和重庆等地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化肥产业的平稳发展。
伴随着大湾405集气站两口井的顺利投产,普光气田大湾区块近日全面投产,普光气田混合天然气日产水平由2600万立方米提升至290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硫黄产量再度攀升,日产6000吨。
截至目前,普光气田今年销售硫黄86.44万吨,预计全年硫黄产销量可达190万吨,成为我国最大硫黄生产销售基地,也有利于削弱国际硫黄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改造引进设备提高硫黄收率
作为我国目前发现和开发的首个高酸气田,普光气田气藏硫化氢含量高达15%。不过,高酸气田虽然带来了世界级的开发建设难题,但是也馈赠了国内紧缺的化工产品——硫黄。
为“化毒为宝”,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引进国外成熟的脱硫、脱水、硫黄回收和硫黄成型工艺装置。其中,硫黄成型装置采用湿法成型工艺。应用该工艺,1套装置每小时可生产固体硫黄90吨,4套装置同时启用可满足气田每天4500吨液硫成型的需要。
普光气田全面投产两年多来,引进设备存在的“水土不服”和“先天不足”问题也逐渐暴露。为此,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不断摸索设备“秉性”,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分轻重缓急进行改造。
硫黄回收单元原本采用克劳斯炉两级催化转换这一国际通行的回收工艺,但最初回收单质硫仅为95%,并不能完全把天然气中的硫全部转化成硫黄。为此,气田投产后不久,在经过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上了尾气加氢处理装置,把二氧化硫加氢还原转化成硫化氢,再进一步循环吸收,将收率提高到99.8%。之后,他们继续优化工艺,使收率达到99.9%,远远高于设计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另一方面,伴随着工艺的改进,尾气二氧化硫排放速率也由960千克/小时下降到400千克/小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副厂长焦玉清说。
去年以来,天然气净化厂联合装置液硫脱气不彻底的问题日益严重,对成型装置产生腐蚀,导致生成硫化亚铁自燃等系列问题。中原油田积极组织相关科技人员制定脱气原因和脱气机理的排查方案,对影响液硫脱气的因素进行逐项排查,并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沟通,合作攻关。
去年10月,他们投资建设空气鼓泡脱除工艺装置。目前,他们已完成4个系列的先导性试验改造,收到良好效果,不仅进一步改善了硫黄品质,而且使液硫中的硫化氢含量大大下降,消除了硫黄生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其余8个系列的改造工作也即将陆续展开。天然气净化厂储运车间针对皮带撒料这一安全隐患积极攻关,自主研发了清扫器,使撒料量减少了一半,确保了硫黄生产的平稳。
硫黄产量高质量好
“从2009年10月普光气田投产以来,硫黄销售一直呈现销量高、递增幅度大的特点。”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销售管理部业务主管郭香梅说。
郭香梅介绍,气田投产当年硫黄销量1.4万吨,而次年就突破了百万吨大关,2011年销售156万吨,预计今年接近200万吨。
当前,国内硫黄年需求量在1500万吨左右。普光气田投产前,国内硫黄年产量不足300万吨,气田投产后,很快便成为我国重要的硫黄生产基地,其生产情况直接影响着国内硫黄价格。
伴随普光气田硫黄产销量的逐步提升,硫黄资源优势已成为四川达州地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2011年,贵州瓮福集团投资40亿元建设的大型磷硫化工基地在达州竣工。2011年7月,普光气田净化厂建成液硫装车线,每年为其提供40万吨液硫。
普光气田生产的硫黄是从高含硫天然气中分离而来的,且天然气组分中没有重金属,相对于从矿物中提取硫黄来说,转化率高、品质好、纯度高,一投入市场就受到广泛青睐。
大力解决运输问题
“好酒也怕巷子深”。对普光气田而言,硫黄销售的关键是运输问题。因为地处山区,交通条件差,硫黄销售主要靠铁路运输,而铁路开通与气田投产并不同步。气田投产初期,因运力不足,普光气田硫黄库存一度接近19万吨的存储极限,给硫黄销售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一方面积极与西安铁路局协调,加快开通铁路运输;另一方面,他们大胆探索新的运输方式,先后采取汽车散装、汽运与船运组合等得力的销售措施,确保了硫黄的顺利外运。
经过积极沟通,2010年5月28日,首列火车从净化厂开通的普光分公司专用铁路线,满载着金灿灿的硫黄驶向万州港,进行中转销售。2010年6月4日,铁运又实现了“五定班列”运输,保证一天一列的外运能力,有效解决了硫黄销售运力问题。
目前,普光气田硫黄产品主要畅销长江流域的湖北、四川和重庆等地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化肥产业的平稳发展,为稳定国内化肥等农产品价格作出了积极贡献。
(于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