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宁化工依靠创新获得快速发展

2012-12-3 8:45:25来源:三峡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传统的工业级磷酸的生产方法是“热法”,即将磷矿通过电炉高温分解制得黄磷,再对黄磷进行氧化、水合制得热法磷酸,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废气。日前,由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开发的湿法磷酸精制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成功,用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使肥料级磷酸达到工业级磷酸标准,从而替代高耗能、高污染、高耗资源的黄磷热法磷酸。

“三宁化工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自主创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万清介绍,在投资15亿元的“4030”工程(年产40万吨合成氨联醇、30万吨尿素)中,采用了压缩机高低压分设、全低变、醇烃化、二氧化碳气提、三气回收、烟气脱硫、DCS控制、污水零排放等一系列生产新技术,在不增加或者少增加投资的前提下,从设计上消除了提高生产能力的瓶颈,尿素日生产能力从1000吨提高到1400吨,创下了全国同类项目投资最省、工期最短、见效最快的“奇迹”。

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职工进行技术创新,三宁化工先后出台了《专利管理制度》、《职务发明专利奖励办法》,对取得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员工分别给予2万元、1.2万元、6000元的奖励。同时,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煤化工、磷化工、化工设备、电仪控制等4个专业委员会,明确科技发展路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科技项目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奖励。设立首席专家职位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加速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正因为有了不断的创新,三宁化工开发的“低压联醇”、“合成氨驰放尾气综合利用”、“50万吨合成氨全低温(等温)变换新工艺”等专利技术才获得国家授权;“多肽尿素生产工艺的研究及应用”、“反应精馏一体化生产二甲醚新工艺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还获得了湖北省重大科研成果奖。其中,“全低变(等温)变换新工艺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石化行业4个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之一,获得国家发改委2000万元资金补助。

如今,三宁化工的产品已从传统的单一低档碳铵、普钙,发展到尿素、硫基复合肥、尿基复合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甲醇、二甲醚、工业磷酸等多种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多肽尿素和缓控释复合肥等产品产量占到化肥总产量的60%以上。企业成功地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湖北省技术中心。在去年完成的16个科技开发项目中,“CO2压缩机无油润滑技术研发及应用”、“NDC法脱硫技术研究及工业化应用”、“磷石膏湿排干堆及滤液回用技术开发及应用”等13个项目被鉴定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0项成果为国内领先,3项成果为国内先进。

 

(关键字:创新 化工)

(责任编辑: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