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2013中国经济需关注外部环境

2013-3-4 14:56:54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未来整个5年、10年全球经济走向一个再平衡的过程,肯定是美国以外的经济体有一个很痛苦的过程,经常账户从一个扩张的态势转向一个收窄的态势,美元化的经济体肯定都是非常痛苦的。

在过去40年中间,当美国经济内生动力开始变强的时候,简单讲收入开始变快,储蓄开始上升,经常账户开始收窄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债务从扩张状态转向收敛状态,起到一个收缩的作用,就是平衡的作用,这对美国以外的外部世界的流动性,就是绑在美元战车上的经济来讲的话,流动性的冲击就会很大,这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实际上40年中间,有人总结,大概每隔15年,新兴市场就要动荡一下,80年代是拉美,90年代到1994年是墨西哥,接着后面1996、1997年就是东南亚。

到现在,又进入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窗口。去年讲美元升值可能很多人还比较犹豫,但是今年刚刚过了春节以后,我发现很多研究开始关注这个方向。  

我们从2012年年底的报告一直提醒,就是2011年可以不管外部的情况,中国经济看自己。2012年也可以不管,但是2013年你可能不得不管外部的状况。为什么呢?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美联储去年最后一次会议,纪要中间英文的文章你去细读的话是讲得很明白的。它把原来的美联储宽松政策退出的时间指引改成目标指引以后,就是失业率到6.5%,通货膨胀比规则高0.5,也就是2.5%的时候,它要结束低利率。前面还有一段话,在结束低利率前某一个时间点,很长一段时间资产购买就会停止。所以按照现有的失业率的下行轨道你去测的话,德银有一个测算,就是按照现行的轨道如果不变轨的话,大概到2014年的中期,就是6月份之前可能就降到6.5%。如果它的复苏超预期加快的话,有可能在2014年初就进入6.5%。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很有可能在2013年中间的某一个时间点,就出现所谓的QE的购买资产行为的停止。因为这种话已经讲得非常明确了,接着2013年新年的第一次会议,纪要当中这个话又重新把当时所谓鸽派和鹰派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了,包括最近一次。为什么分歧开始加大了呢?实际上背后就是说,联储的这些成员对于美国现在经济复苏的状况,心里面肯定是有底的。就是美国经济在变好,或者说经常账户在改善,刚才旭敏说去年10月份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占GDP比例已经下降达到2.7%,肯定感到这个经济恢复的动力是在变强的。尽管可能在其他的一些宏观指标上面还比较纠结,主要是失业率,所以才讲一些模糊的话。

美国经济为什么变好。

财政悬崖问题,美国并不是要避开悬崖,而是让悬崖变成一个“财政缓坡”,让经济能够承受,以时间换空间。宏观经济,经常账户刚好是外部平衡和内部平衡的一个连接点,经常账户顺差、经常账户好,意味着收入在增加,储蓄上升,所以债务的堆积就比较慢,这是一个好的经济竞争力强的一个时期。未来美国经济如果动力开始变强的话,一定是经常账户显现出来(逆差收窄),未来我觉得美国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经常账户。一是制造业回流,不光是传统制造业这一块儿,高端制造业都出现了这个趋势。二是美国服务业的可贸易化。三是美国的能源独立。

(关键字:经济)

(责任编辑: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