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已连续4年遭遇干旱天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云南已有60.4万人、33.5万头大牲畜出现不同程度饮水困难,有51条中小河流断流、42座小型水库干涸,作物受旱面积510.7万亩。面对持续的干旱,从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传来消息,日前,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要求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负责对业内企业用水基本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云南省内大部分企业都积极采取节水措施,降低水耗,并通过污水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云南化工企业掀起了一场节水降耗热潮。
据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在用水方面,由于云南省连续经历多年大旱,许多企业用水十分困难。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专家了解到,云南肥料生产企业由于用水水平参差不齐,尽管部分化肥企业做到了污水零排放,如天安、富瑞、通海化工等公司,但另一些企业仍存在差距,目前,云南省化肥企业用水仍然有潜力可挖。
据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专家、氮肥专委会成员王定坤介绍,协会调研的目的是对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下达的《云南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做修改,并对原先没有下达定额的项目进行补充,例如合成氨的用水标准,以前只对天然气为原料、煤焦为原料、褐煤为原料进行用水定额,而利用粉煤制气是新的工艺,此次将加入用水定额标准中。同时,新工艺或新产品也是用水定额重点,比如二甲醚等。
针对用水紧张的问题,云南化工企业是如何应对的呢?
云维集团负责人表示,云维集团在花山工业园区共有6个分子控股公司,其中用水量较大的有5个公司。因连续多年干旱,云维集团花山片区生活、生产用水非常紧张,花山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公司一度受到了因无水可取而停产的严重威胁。
自去年以来,为解决用水难题,云维集团先后制定出台了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制定了奖惩考核办法,以及应急供水方案(包括启用地下水系统)。这一系列办法的出台,有效缓解了企业生产用水不足,保证了生产稳定运行。他们首先在全集团范围内采用节水的新工艺、新技术:如在各循环水系统采用新型水质稳定剂,循环水浓缩倍数控制不小于4,采用新型凉水塔,以减小循环水的损失;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如焦化公司公司正在进行的干熄焦改造等;采取经济考核手段来节约用水,如用水计量收费考核,排污计量收费。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公司投资11000余万元建成日处理能力为48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通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取水量已大幅度下降。
云维集团下属的大为焦化公司则一改过去人们眼中的能耗大户形象,树立起了节水新形象。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大为焦化公司的重复利用水有循环水、生化处理水、蒸汽冷凝液等,分别用于冷却及熄焦,近3年达到了旱季废水零排放。该公司积极探索节水途径,在循环水利用方面也有所突破。在近几年来的干旱条件下,为节约用水,公司的循环水处理工作交给专业的循环水处理公司负责总承包。他们在公司和总包方的共同努力下,调整水处理方案,循环水水质比较稳定,确保了循环水系统的稳定、正常运行。
云南省的另一家化肥企业云天化国际化工富瑞分公司也积极探索用水新技术,该公司早就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据了解,公司的水基本在系统内部实现循环使用,公司年产30万吨硫酸及硫化氢装置循环水、热力系统排污水、取样器冷却水、机泵冷却水回收送至年产7.5万吨磷酸装置做过滤洗水。公司一、二期年产80万吨硫酸装置也实现了循环利用,比如循环水污水送至氟盐装置做化盐或洗涤用;脱盐水阴床再生送至氟盐装置做化盐或洗涤用;脱盐水阳床再生液送至年产30万吨磷酸装置做三洗水;公司一期、二期年产80万吨硫酸装置热力系统排污水、取样器冷却水、机泵冷却水送至年产30万吨磷酸装置;蒸汽外管导淋回收水送至年产30万吨磷酸装置。他们通过实行废水梯度逐级利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公司的产品产量增加了,而用水量基本没有增加,也实现了企业效益的逐年增加。
不仅国有企业积极探索节水途径,云南民营化工企业也不甘落后。通海化工是一家民营化工企业,他们千方百计突破技术难关,将用水循环系统和污水系统分开,探索出一条民营化企节水降耗的创新之路,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据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协会将积极推进企业节能工作,帮助企业利用原先的设备,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方面有所突破,降低企业生产能耗。
(关键字:节水 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