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福磷业”潜心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观察

2013-4-22 13:32:53来源:新浪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瓮福磷业发展公司原是一个“小、散、粗”企业,多年来,企业以科技为先导,潜心精细磷化工,取得一系列领先业内、走向世界的先进科技成果,在为企业带来丰厚经济回报的同时,又充分利用了资源实现循环利用,保护了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科学发展。4月3日,记者走进瓮福集团马场坪工业园区,观摩瓮福磷业发展公司(简称瓮福磷业)科技成果转化展示,真切感受到了瓮福磷业的创新成果转化实绩。

  依托科技联盟瞄准精细磷化工

  瓮福磷业发展公司是瓮福集团三大主体生产单位之一,是瓮福精细磷化工示范基地。10多年前,瓮福磷业发展公司的前身多种经营公司,是瓮福集团为安置主业富余人员、从主体剥离出来的25个企业组成的“小、散、粗”企业集合体,面临产业升级转型、大量人员分流转岗等多重压力。

  公司上下在阵痛中形成共识: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精细磷化工是唯一出路。并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高新产品为支撑,创建一流的磷精细化工基地发展目标。

  自2004年公司更名后,通过与中科院、清华、川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了科技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关停并转,属下企业数量由原来25个减少到6个,磷及精细磷化工产业已占磷业公司经济总量90%,而企业产值则实现年均50%的增幅,申报专利172项,拥有授权专利141项,完成了从卖原料到卖技术的转型,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高新技术型企业的跨越。

  先进技术成果力促产业升级

  目前瓮福集团磷业发展公司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新技术用于生产,带动了相关产业升级,破解了磷资源低效利用之困,改变当前国内粗放型低档产品多的格局。

  随着磷资源日渐减少,磷复肥产能过剩,瓮福磷业发展公司跳出单一产品的框框,投入巨大资金和巨大技术力量,在“湿热两条线”上着力开发高端磷产品,创出新路。目前,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磷酸萃取净化新装备技术,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多个院士和专家参与的科技成果鉴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湿法磷酸净化生产工艺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磷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使磷酸盐的生产成本、综合能耗降低了20%和50%以上。同时,它还为开发试剂级、医药级、电子级的湿法磷酸等下游高端磷化工产品提供了平台。

  目前,瓮福集团承担的5万吨/年湿法磷酸萃取净化装备高端产品及氟硅、硫铁资源化技术及示范等7个项目课题,已列入“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并获得了国家资金5062万元支持。该成果还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和兴趣,沙特、摩洛哥、南非等国正与瓮福集团洽谈技术输出事宜。

  循环发展实现“变废为宝”

  目前,瓮福利用自主开发的湿法磷酸萃取净化新装备技术,建成了四川达州15万吨/年和福建紫金10万吨/年的净化磷酸装置,形成56万吨(实物量)左右的净化磷酸产能,初步完成产业国内布局。但是,湿法磷酸经净化后其副产品萃余酸由于杂质含量较高,仍然只能用于普通磷复肥生产,成为影响精细磷化工发展的一个瓶颈。

  为解决萃余酸高效利用难题,瓮福磷业自主开发出萃余酸生产晶体磷酸一铵新技术,建成了5万吨的工业装置,通过净化磷酸技术与晶体磷酸一铵生产技术相结合,使每吨肥料级湿法磷酸的75%用于生产高端磷酸或磷酸盐产品、25%用于生产普通磷铵产品,打破了肥料级湿法磷酸原来只能应用于生产普通磷肥的格局,开辟了废弃物综合利用新途径,为世界精细磷化工产业树立了再生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典范。

  2013年,当今世界最大的饲料级磷酸三钙单套生产装置投产,首批540吨产品已出口国外。这是瓮福磷业以中试技术成果与日本小野田公司技术嫁接而建成的5万吨饲料级磷酸三钙装置,最终将形成年产20万吨的产能规模。该装置充分利用磷矿石里的钙和磷,可减少矿物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磷石膏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目前,瓮福磷业年产1000吨超纯黄磷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将极大改变目前国内黄磷生产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格局;利用黄磷渣开发出磷渣生产超微粉技术,建成15万吨工业化装置,循环经济项目“磷渣超微粉”产品实现出口;采用多种配方制成粒状可作为土壤改良剂,“吃”净黄磷渣,降低污染环境。

  瓮福磷业新技术研发成功,带动了产业升级,改变当前国内粗放型低档产品多的格局,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瓮福集团董事长何浩明说,10万吨净化磷酸平台为瓮福的技术创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瓮福打造精细磷化工基地提供了强大创新原动力,将力促瓮福磷业成为新一轮技术创新的高地。

(关键字:瓮福磷业 创新实现产业)

(责任编辑: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