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雨后初晴的“诗祖故里”湖北房县,青山环抱,绿水绕城,透出一种清新与活力的生态美。近几年,“低碳”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经济”的日益繁荣,成为该县进位赶超、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房县立足山区实际,以创建十堰南部生态工业新区为目标,坚持走绿色发展、集约节约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全力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以开发绿色农副产品加工和水电、沼气等清洁能源为突破口,形成了独具山区特色的“生态环保”工业发展模式。按照“工业出城、一区多园、功能分类”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房县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东城食品饮料产业园、西城汽车配件产业园、北城万亩医药化工产业园,先后有恒达纺织、聚达食品、神武山珍、天生食品、金鼎制药、武当动物药业、神农中药饮品、兴祥黄酒、润田矿泉水、久澳化工、粤能生物质发电等一大批绿色环保工业相继落户。以打造汽车配件、食品饮料、生物制药、纺纱织布四个产值过百亿元产业目标,提档升级,做大规模,培植产业集群。以武当动物药业、神农本草中药饮片等企业为龙头,打造百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聚达食品、兴祥皇酒等企业为龙头,打造百亿食品饮料产业集群;以星源科技、启扬工贸等为龙头,打造百亿汽车配件产业集群;以恒达纺织、昂欣布业等企业为龙头,打造百亿纺织产业集群。
目前,武当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武当牌”、“精兽医牌”两套系列产品,品种达200余种,取得专利4个,取得外包装专利25个,该公司的“武当及图”和恒达纺织的“浣纱”牌产品获“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星源科技有限公司已有7个高新技术产品获得国家专利。房县长城木业有限公司“忠炳”牌装饰板材经过两年多的研制和开发,取得了“防水阻燃地板及其生产方法”和一种改进结构的“防水阻燃地板”两项发明专利和适用专利。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改变了房县工业由过去照抄照搬“跟着跑”变为探索发明的“领航者”。华新水泥有限公司通过窑系统操作技术的革新,使煤的消耗明显降低,年节约能源消耗达3200多吨。该企业新上马的余热发电项目是一项变废为宝的环保性阳光产业,预计今年8月份正式投产运营后,月实现工业增加值可达150万元。
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使该县工业经济成为强县富民的主力军。房县严把项目审批关,优先发展污染小、能耗低、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严格控制新污染产生,关停原房县水泥厂、化龙堰陵川水泥厂、孙家湾黄磷厂、房县皂素厂等4家高污染工业企业,从外地引进和推广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华新水泥企业。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以国道、省道为依托,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已形成了水电、纺织、食品、建材、制药、化工等六大工业产业,年实现产值25.4亿元,实现增加值2.97亿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良好格局。今年元至5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6.4亿元,同比增长30.6%,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4亿元,同比增长29.5%,实现工业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长28.5%。
生态农业的光明“钱”途。房县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9亩。近年来,为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该县坚持走种养科技含量高、农民收入高、环境污染少、符合本地特色的新型农业产业化道路。在生态农业布局上,利用高山、远山营造用材林,低山缓坡地种植柑橘、茶叶、药材等经济植物,中部平坝地区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和各种精细菜。2012年房县荣获“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达41个,“神农贡米”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湖北省名牌产品”。
“树林下放养的鸡肉质好,受欢迎,一斤可以卖到25元。”该县中坝乡三池村村民杨立华说。利用出门就是山场的优势,他养了6000多只鸡,年收入有4万元。如今,类似“林下养鸡”“畜——沼——菜”等模式的循环农业,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双赢”,给房县农民带来了实惠。2012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增长13.5%。全县还建立45个绿色养羊小区,2个万头标准化养猪场,75个生态养鸡场,30多家农业合作社和151家蔬菜种植大棚。生态农业不仅为房县人带来了碧水蓝天,还带来了滚滚财源。
今年1月7日,总投资约70亿元的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落户房县。该项目投资集团董事长干勇说:“投资房县是因为房县山水美、生态好,有优越的地位优势,同时房县是诗祖故里,拥有厚重显赫的文化背景,是个休闲养生的好地方。
从1999年该县提出“旅游热县”到今天的“旅游立县”,凭借“大旅游”战略的支撑,以及连续两届“诗经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使该县获得了“湖北旅游强县”的美誉。4A级景区“双野”、投资6亿元的国家5A级温泉旅游度假区、中华诗经城、庐陵王城、宝堂寺等旅游项目正在进行有序开发,全县网络状旅游布局初步形成。
在被誉为“湖北省文明旅游景区”的野人谷镇,有70多家农家乐。每逢旅游旺季,家家客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享受着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品尝着山野菜、房县皇酒等特色农家风味,走时还捎带上香菇、板栗、核桃等土特产,开农家乐已成为该镇农民的“财路”。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30万元,同比增长78.83%。连续三年来,该县旅游经济保持30%以上的增速,旅游发展成为促进该县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进而达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字:湖北 房县 经济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