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以来,湖北省襄阳市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康磷宝环保新材料等6个项目连续开工,总投资达20.2亿元,为保康县“飞地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有“中国磷都”之称的保康县,地位鄂西北荆山楚原深处,重重大山使保康形成交通瓶颈。有工业资源,但发展工业受到土地、交通等诸多条件限制,难以引进大企业、大项目。
2009年8月,襄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襄城经济开发区内为保康县开辟一块约7平方公里的工业“飞地”,尝试发展“飞地经济”。2010年2月,余家湖保康磷化工业园正式开园,湖北楚磷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天一化工有限公司、湖北万丰化工有限公司、湖北丰利有限责任公司、楚湘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同时奠基开工。
保康县以丰富的磷矿资源为依托,在完成磷矿资源粗加工基础上,将深加工项目安排在襄城区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区进行。经过3年多的发展,目前已签约入园企业达到23家,签约项目31个,协议总投资达135.6亿元。
保康县委书记叶丛说,发展“飞地经济”比单独选址建设工业项目优势多。其中基础建设投资节约10%以上,产业集聚效应使产业链上各企业平均降低生产成本30%,节约用地50%。仅去年,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就有17家企业开工建设,8家企业建成投产,各项经济指标占据保康半壁江山,其中生产投资占到了全县的47%,招商引资占到了62%。
截至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涉及新型材料、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这批项目开工建设,将进一步优化“飞地经济”产业结构。
(关键字:湖北保康工业园 磷矿 新材料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