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开创产业支撑实体经济新局面

2013-7-23 11:04:48来源:昆明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加快园区建设。园区是经济工业跨越发展的基础。西山将加快打造光学、机电、机械制造、磷化工、有色金属加工、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利用“七大片区”,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推进2号路北延线、7号路北延线、9号路、光学片区3号及5号路道路建设;长坡国际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遴选确定的16个意向入园项目落地开工;金融产业园区加快万达广场建设进度,以润城、大商汇改造提升项目为载体,吸引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重大项目落户园区;团结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园区启动重要基础设施和回迁安置房建设,争取项目落地,确保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西山大旅游区加快景前区建设和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充分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长坡国际物流园区和碧鸡街道、金融产业园区和前卫街道“园处合一”及海口工业园区和团结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园区“一园两片”联动发展。

加大内培外引力度。积极推动以商招商,围绕商贸物流、生物制药、光电信息、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和中石油西南总部、昆钢科技大厦等新增商务楼宇招好商;大力扶持东骏药业、龙津药业等45家重点内培企业,促进内培企业项目发展壮大;引导民营企业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产业导向、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力的产业领域。

加快城市开发建设。要抓好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加快已开工的30个片区回迁安置房建设;加快实施“3015行动计划”,推动草海时尚文化区、滇池西岸度假休闲区、团结民族风情小镇、环滇池生态湿地公园、眠山至团结龙打坝公路、大观楼码头、白鱼口码头的规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抓好区域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海口新城、长坡片区、龙潭片区、花红园片区建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强化城市管理服务。宜居,是一个城市的高贵品质,西山将建立健全城市道路和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做到建得美、管得好、管长久。加强文化、体育、休闲、商贸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文化街区、饮食街区,让西山休闲有品位、餐饮有美食、宜居有环境。积极推进台湾美食城、西山风景区美食一条街、大商汇酒吧一条街建设前期工作,精心、精细、精致地打造休闲娱乐美食大都汇。以迎接亚洲艺术节为重点,巩固提升“六路一江”和高层建筑景观照明建设工作,构建都市辉煌夜景灯光景观体系;加快推进滇池路、草海片区、大观公园、高海高速沿线灯光亮化工程,打造“山色、水景、灯光”斑斓交融的现代都市美景。

加快文旅一体化发展。文化是西山繁荣大发展的软实力,西山将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把西山特有的历史、民族、生态、宗教、饮食、建筑等文化元素,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各个环节,增强文化旅游产品吸引力、竞争力。借鉴“秦淮河”商业开发模式,充分挖掘“大观渔火”文化元素,在大观河沿线及大观公园周边提升景观效果并打造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街区;加快西山风景区、大观楼等传统景区提升改造,推进环滇池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项目建设,开展龙门艺术村项目前期工作,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亮点。

提升干部队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在干部作风和党的建设方面,西山也没有懈怠。2013年上半年,顺利完成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按照选优配强的要求充实了区级领导班子,党的基层战斗堡垒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通过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转变了作风、端正了学风、改进了文风。通过举办“区级领导接访日”,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入推进社会管理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目前,西山区国际化商务中心和山水园林新城区,已经悄然展现出它独有的容颜:经济高速发展,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夺目耀眼。西山“半城山色半城湖,半城春色半城梦”的美好蓝图已不再遥远。

(关键字:昆明市 西山区 产业 实体 经济)

(责任编辑: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