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省战略实施情况报告

2013-10-17 9:51:10来源:贵州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同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主基调、主战略,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着力扩大招商引资,着力推动园区发展,着力加快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总量增加、贡献增大、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财税增收的主渠道、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四化同步的核心和纽带,为实现同步小康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施工业强省的三年,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运行质量最佳、发展环境最优的时期。工业强省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工业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

——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500万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7171.76亿元,完成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制定五年目标的70%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54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比2010年增加0.84倍,完成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制定五年目标的56%。

——增速排位大幅提升。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500万口径)工业增加值增速21.3%,比2010年提高5.5个百分点,2011、2012年两年平均增速21.1%,达到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制定年均增速20%以上的目标。按照国家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标准(2000万口径),2012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6.2%,分别位列全国和西部第三。2013年1-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3.9%,位列全国和西部第二,为历史最好水平,比2010年提高23位。

——工业投资实现翻番。2012年,全省5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达到3126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是2010年的2.9倍;工业投资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33.7%提高到2012年的40%。2013年1-9月工业投资完成26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以上;建成投产项目3400个左右,同比增长30%以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平台集聚效应显著。三年来,全省已有产业园区111个,累计投资达3871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64.3%;累计建成标准厂房1330万平方米,入驻率73%。2012年,园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31.19亿元,增加值869.7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3.65%、38.58%,提前实现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制定目标;截止2013年9月,入园企业近7000户,从业人员66万余人。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招商引资的主窗口、项目建设的主阵地、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

——重点产业成长迅速。2012年,10大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7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3%,对工业增长形成主要支撑。煤炭、电力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元目标;电力装机容量比2010年增加904.7万千瓦时,水电占总装机容量比例由2010年的40%调整为40.9%,风电装机从无到占比2.5%;白酒产量、产值、增加值、利税实现翻番,成为全省第二大支柱产业;特色食品增加值年均增长26.2%;军民融合推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小孟工业园、汇川机电园规模不断壮大;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在基础设施、园区建设、产业项目投资的拉动下,建材行业高速增长,水泥产量增长82.3%。

——结构调整取得进展。2012年,轻重工业比例为36.5:63.5,轻工业占比较2010年提高2.8个百分点。度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8元,比2010年提高0.96元;原材料产业链进一步延长,电解铝就地转化率提高14百分点;2010年至2013年,实际淘汰落后产能2970.81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任务439.31万吨。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2012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20亿元,同比增长23.5%,占GDP比重达到40.3%,比2010年提高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达47%;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16户,比2010年新增7户;上市公司21户,比2010年新增4户;私营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户数分别达到14.39和89.91万户,是2010年的1.6倍和1.4倍。市场主体总量不断增长,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绿色发展效果明显。2012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2%;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61.7%,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提前实现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制定目标。企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工业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变化

——推动思想观念深刻转变。随着工业强省战略不断深入,全省上下深刻认识到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实现三次产业加速发展、协调发展的关键;深刻认识到贵州的发展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良好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使工业强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学工业、谋工业、干工业、抓工业、兴工业”的热情更加高涨,“创业、创新、创优”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02.2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5%,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8.8%,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推动社会民生切实改善。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承接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各项扩大就业政策逐步落实,工业直接吸纳和间接创造社会就业的作用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92.49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人数每年超过30万人,呈逐年上升态势。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53元,比2010年增加1281.1元,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00.5元,比2010年增加4557.8元,年均增长15%。工业在增加就业、惠及民生、稳定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推动贵州影响力大幅提升。围绕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全省上下开展的一系列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经贸洽谈、形象宣传等活动,尤其是我省主办的各种国际型展会、博览会、论坛,成为宣传贵州、推介贵州、吸引投资的重要窗口。随着贵州工业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工业发展势头日趋强劲,贵州已成为国内投资创业的热土,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流入贵州,世界和全国的目光更加关注贵州。白酒、烟草、特色食品等“五张名片”、磷化工、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在全国同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有力提高了贵州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贵州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推动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工业上带一产、下促三产,推动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以“五张名片”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业快速增长,带动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加速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程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及社会领域信息化、农村信息服务工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三网融合稳步推进;工业化有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活力增强,带动旅游、商贸、咨询、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加快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我省城镇化率从2010年33.8%提高到2012年的36.4%。

——促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围绕工业发展,全省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5个100”工程、贵安新区建设快速推进,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三年来,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404.16亿元,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1441公里,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部完成,贵阳至广州、长沙、昆明客运专线和贵阳至重庆快速铁路、织毕铁路开工建设;一批新建扩建机场陆续完工;水利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20亿元,黔中水利枢纽和52个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统调装机容量达到3300万千瓦;全省通信光缆线路长度达到29.68万公里,移动电话基站数达到5.11万个。“5个100工程”完成投资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以上。贵安新区16条城市骨干道路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推动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政府职能切实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三年来,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别减少了63.5%、72%,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55项,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免征41项,降低收费标准18项。全省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429亿元,年均增长97.2%;截止2013年9月,累计投产项目达1748个,开工在建项目4741个。全省企业和个体工商注册户数达124.94万户,比2010年同期增长64.76%。

——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不断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全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4.41%和10.04%,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42.53%,比2010年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确定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部分目标已提前实现,全部目标任务可按时完成或超额完成。三年来取得的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全省对工业强省的认识更加统一,信心更加坚定,行动更加积极,执行更加坚决。

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三年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符合贵州实际、符合发展需要、符合客观规律,成效卓著,意义深远,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也为全省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提速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坚持优化环境与转变作风相结合。

秉承“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理念,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环境,抓帮扶、优服务、促效益。

扎实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创先争优”、“解放思想‘十破十立’大讨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活动;召开了产业发展、项目推动、平台建设、招商引资、金融服务、帮扶企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着力研究和破解工业发展难题;由“重管理、轻服务”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转变,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法执纪,积极为企业搞好服务,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在改善发展软环境的同时,大力推进“县县通高速”、“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向下延伸”、“一干十三支”民航机场体系、乌江、红水河航运、黔中水利枢纽等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破解瓶颈制约,改善硬件条件,夯实发展基础。

(二)坚持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相结合。

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迎开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招商,招财引智,深化改革,营造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先后面向央企、全国优强民营企业、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成渝等“走出去”开展招商,通过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酒博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等各种平台“请进来”。以“万亿招商项目千次推介对接”活动为载体,探索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招大商、引大商,富士康、中国电信、武汉重冶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入黔。突破传统观念和条条框框的束缚,大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探索建立煤电保障联动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素调节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向山要地,实施“工业梯田”,缓解土地资源瓶颈;建立省、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动矿产资源配置体制改革;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引金入黔”成效显著;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助推产城一体化发展。

(三)坚持平台建设和项目推动相结合。

全省上下始终把抓项目和抓园区作为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集中打造“5个100工程”和贵安新区发展平台的重大决策部署,以项目为主要抓手,扎实推进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在项目建设方面,强化协调向上争取一批,积极对内搞活聚集一批,扩大开放向外引进一批,坚定不移地举全省之力大抓工业项目,形成了“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工业项目建设,积极协调、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切实帮助解决相关问题,促进项目落地;通过实施“现场观摩”、“重点督查”、“百日攻坚”等行动,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和投产达产。在园区建设方面,按照“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要求,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抓环境建设,完善政策措施;抓基础配套,提高承载能力;抓项目支撑,提升入园率、到位率、开工率、投产率“四率”;抓产业集聚,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抓职业教育进园区,解决园区技能人才需求。在产城互动方面。创新发展方式,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协同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把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移民搬迁、城镇化改造和园区建设统筹规划安排,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坚持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相结合。

按照“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创新驱动、优化升级”的思路,推进我省工业在追赶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优化升级、淘汰落后、节能降耗等手段,做大做强以煤、电为主的能源产业,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推动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一体化协调配套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按照“调结构、促转型、上规模、重效益”的思路,坚持品牌建设,坚持市场开拓,打造以白酒、卷烟、民族医药、特色食品、茶叶产业为主的“五张名片”,加快建设特色轻工产业基地。推动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实施“提升创新驱动、军民统筹、做大增量三种能力;建设无人机、航空发动机、航天产业、高端电子元器件等四个基地;集中扶持军民结合、军工能力建设、新产品产业化、骨干企业转型升级等五个一批”的345工程,大力发展以航空航天、汽车、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抓龙头带动、抓重点突破、抓产业链延伸,开展了钛、磷、铝、汽车零部件等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中药现代化、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启动实施了一批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信息产业、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五)坚持发展民营经济和激发市场活力相结合。

民营经济机制灵活、贴近市场,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民营经济发展越快,市场活力越强。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新38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提高民营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百亿民营企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3个15万”扶持政策、“万户小老板”创业行动计划,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大型民营企业,支持一批中小企业,扶持一批小微企业,做大市场主体,增强经济活力。通过兼并重组、品牌塑造、产业链延伸、资本运作、推动上市等途径,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样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六)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

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优秀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抓科技创新用好用活人才,抓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集聚人才,抓机制创新激活留住人才。在创新驱动方面,通过政、产、学、研、用联合及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应用了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实施了一批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改项目。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建设贵州科学城,成立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设立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实施“9+3”计划,开展中小企业“银河培训”、“星光培训”,建设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三、问题和建议

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开放”的思想,搭乘第二次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的东风,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确保工业在同步小康的宏伟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复苏缓慢,国内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市场需求低迷,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省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不断深入,一些制约我省工业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产业发展方面。工业总量不大、占比不高、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比重小的产业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总体上看,仍存在层次不高、耦合不强、配套不足、链短幅窄等问题,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很大空间。

——内生动力方面。好项目、大项目少,投资乏力,项目支撑能力不强,投产达产率不高,影响工业增长后劲。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高水平科技成果少,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工业低端产品比重大,技术改造投入较低,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我省人才总量少,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稀缺;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人才引进相对滞后,工业强省智力支撑明显不足。

——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环境保护压力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能源优势弱化、要素压力加大等问题,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园区建设方面。后续建设资金不足,政府财政债务风险增大;基础设施特别是环保设施普遍滞后;不同程度存在同质化、空心化等问题,项目入园率、到位率、开工率、投产率“四率”亟待提高;体制机制尚未理顺,有待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方面。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改革气魄不够、开放思路不宽、创新理念不足等问题,未能以更宽广的视野、站在更高的层次、用更高的要求寻求突破、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国有企业、电力体制、土地流转确权、矿产资源配置等方面改革不彻底、不到位。由于改革力度不够,导致开放程度不高,制约资本、项目、人才的引进,发展环境竞争力比较优势不明显。

——工作层面。全省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无序竞争、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存在;个别地方对加快工业发展的认识还不到位,行动还有犹豫,自觉性和紧迫感不够;重布置、轻落实,重会议、轻行动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对国发2号文件等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政策红利的释放远未达预期。

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2020年同步小康,既是中央的统一部署,又是全省人民的迫切愿望。贵州未来全面实现小康,需要工业持续不断提供强力支撑,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才是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针对存在的问题,全省上下要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开放”的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在发展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继续发挥工业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走出一条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具有贵州特色的工业化之路。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开展“产业建设年”活动,全力打造一批千亿产业,加快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轻工产业。全力打造“五张名片”,建成全国重要特色轻工产业基地。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精加工和关联产业。合理布局实施一批电源点,加快推进“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大力推进煤层气、页岩气“两气”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以“四个一体化”为重点,推进资源就地转化,重点实施一批“补链、拓幅、升级”项目。推动军民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贯彻实施“信息消费”、“宽带中国”战略,全力打造信息产业、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新的重要增加点;做强做优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其它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最大红利,把政策的着力点转到为企业发展的服务上来,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继续深化资源配置改革,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改进审批方式。探索建立工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两化融合评价体系,用工业发展质量指数和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衡量工业发展和信息化水平。

(三)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引资,借力发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引进境内外优强企业等战略投资者来黔投资兴业,鼓励参与我省国有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两赛一会”、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平台作用;抓好综合保税区、贵安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等开放载体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四)坚定不移地扩大投资规模,壮大实体经济。按照“加大投入、做大总量、提高速度、优化结构”的思路,大力引进外来投资快速扩张增量,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优化提升存量,坚持不懈地稳步扩大工业投资。加强项目谋划,不断引进、挖掘、培育大项目、好项目,滚动建立万亿项目库,提高储备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并尽快实施。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股权投资、奖励、投资补助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切实拉动工业投资增长。争取国家对我省工业项目的支持,发挥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工业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升级改造,改进工艺技术,提高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壮大市场主体,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新38条,实施“提高民营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百亿企业培育计划”,为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更宽松的环境,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局面。

(五)坚定不移地推动园区建设,打造发展平台。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实施重大项目责任制,继续抓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点园区逐年升级,实现跨越。按照第四代产业园区发展理念,尽快将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围绕增加就业和推进城镇化的需要,合理确定园区定位和发展方向,突出主导产业特色,提高产业关联度,努力做到产城一体化、产业高端化、项目绿色化、工商同步化、管理企业化、用工本地化。

(六)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发展生态工业。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推动产业创新平台、聚集平台、服务平台、孵化平台建设;加快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推行绿色制造,建立新建项目与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相衔接的审批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关键字:贵州 磷化工)

(责任编辑: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