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建立产学研技术中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昨日在蓉召开的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大会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探索增强“工业内生动力”的新路径成为会上重要内容。
2014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我省工业经济再一次站在全新高度,增强动力,加速发展。
动力一: 创新驱动
在昨日下午召开的“市、州经信委座谈会”上,“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会场点击率最高的热词之一。
“当前我省工业进入了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必须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出发点,全面优化产业结构。”省经信委副主任张支铁认为。
为加快创新驱动,广安积极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引导有条件企业自建或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平台。达州正探索建立“产业创新联盟”,进一步完善磷硫化工和煤焦化工研发中心运行机制,力争建成中科院成都分院达州技术转移中心、达州天然气化工研发中心、盐卤化工研发中心、农产品联合研发中心。
2013年以来,占宜宾工业总量一半以上的“一黑一白”两大主导产业遭遇发展寒冬,宜宾经信委副主任龙方庆说,宜宾将创新驱动作为突破口,引导五粮液加大白酒新品推广和营销模式创新,如今,五粮液产业园区等5个园区成功列入省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
动力二: 产业升级
产业转型要加速,必须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目前,各市州已初见成效。
加快企业升级改造步伐。自贡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东锅公司自主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标志着东锅在大容量、高参数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煤烧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下,攀枝花循环型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已全面淘汰22户落后产能企业。泸州也将白酒、化工、机械、能源四大传统产业将进一步调整提升,已顺利完成节能技改工程18个,淘汰水泥、平板玻璃、造纸等落后产能企业31户。
“抓两头,促中间”,资阳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急促,该市经信委主任曹汉卿说,正集群发展造车产业,围绕链条延伸,优化发展纺织产业;围绕淘汰落后,提质发展建材产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双高”项目,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
通过不断的产业转型升级,雅安2013年1-11月,“3+1”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市规模工业的86%,比去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带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6.17个百分点。
动力三: 集约高效
“集约高效”是工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对此,各市州有着清楚的认识。
为消除科技创新中“孤岛现象”,宜宾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飞地”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宜宾市“飞地”工业园区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出台;“以企建园”模式深化发展;五粮液产业园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罗龙工业集中区、阳春工业园区列入四川省“51025”重点发展产业园区计划。
“集约”也体现在产业成链发展上。乐山沙湾不锈钢产业园区通过引导龙头企业主动让利,两年内聚集53户不锈钢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加快向高端延伸。
在产业循环中“榨干吃尽”。产业内循环——以卤水为基础,延伸出6条产业链,乐山实现了从基础原料向应用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梯度升级;园区内大循环——盐磷化工、硅材料、稀土材料三大产业互为依托,协作配套、产品互换、优势互补,截至去年8月,园区聚集了63家企业、延伸出40多个产品,多晶硅行业环保难题迎刃而解。
达州化工产业也初步实现成链发展,瓮福蓝剑化工磷酸盐项目加快建设,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玖源三聚氰胺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正积极筹建国内最大的三聚氰胺及下游产品基地。
为进一步实现“集约”,南充鼓励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加快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力争新建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
动力四: 加大创新投入
“当前,全省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仅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0.63%,不仅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放大杠杆作用,促进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带动社会投入。”会上,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如今,市州热情极高。自贡加强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大手笔投入更新改造资金。截至去年8月,成都市高新区已建成以8家国家级孵化器为核心、总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群体,建设了1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08年以来,乐山高新区共投入研发资金超25亿元,与30多所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2013年又与北京中关村共同设立了乐山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泸州将工业发展引导资金从2.4亿提高到4.3亿,将重大工业项目、节能技改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作为扶持重点,将技改贴息补助资金从3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
工业对GDP带动立竿见影,但科技创新投入,见效是个长期过程。为何现在各市州有科技创新投入动力?与会者举出了成都高新区的事例:此地不见烟囱,但每层楼却能创造出数亿元产值。
“全省工业发展要切实激发发展活力,加大结构调整优化力度,增强工业内生动力。”会议最后,张支铁总结说,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大发展。
(关键字:增强 四川省 磷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