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创新促肥业转型——第九届五省化肥行业发展座谈会纪实

2019-7-23 8:17:39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当前,我国化肥行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部分肥企已经站立在生存淘汰、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因此,要进一步分析化肥行业产业政策,发挥现有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一头多尾、肥化并举的转型之路。”在近日于河南三门峡市召开的第九届豫鲁皖苏冀五省化肥行业发展座谈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江苏省石化行业协会会长秦志强表示。

“苏鲁豫皖冀五省是我国化肥产销大省,但在化肥零增长、煤炭消费减量政策及化肥产能过剩、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环保要求升级等多因素作用下,五省化肥企业仍面临被动局面,加之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更给化肥需求带来潜在影响。”秦志强介绍说,国产尿素对出口的依赖度从2015年20%以上降至2018年的5%左右。今年前4个月,全国化肥表观消费量折纯1782.6万吨,同比下降4.3%。其中,氮肥表观消费量折纯1022.8万吨,下降3.9%;磷肥表观消费量折纯327.9万吨,下降18.4%。国内化肥市场继续低位震荡。

“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化肥企业利用有限的能源和资源,拓展创新思路和手段,在确保绿色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起到了行业引领作用。”秦志强说。

来自五省的典型肥料企业介绍了其发展经验。河南心连心集团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企业转型,以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实施“基地化”的发展模式、“一头多尾”的生产模式、销售一体的营销模式、集团化的管理模式,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江苏华昌化工原料结构调整项目历经6年完成建设,使用了48年之久的固定床造气炉气化工艺结束了历史使命,新戊二醇及其配套装置项目投产,在化工新材料方向又迈出重要一步。2018年,该公司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5%,净利润实现翻番。2019年1月1日,二期气化投料开车,合成氨生产装置进入国际领先水平。

山东鲁西集团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建设鲁西特色的智慧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实现了企业从化肥向化工、从基础化工向化工新材料的成功转型升级。

安徽金禾实业坚持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目前已拥有120余项国家专利和一系列非专利技术,在自主创新、专利技术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石家庄双联复合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发展高效肥料,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在坚持创新驱动的同时,许多企业坚持转型发展,逐步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秦志强介绍说。

山东晋煤明水化工集团坚持“回归主业、做精主业、做强主业”的企业发展定位,回归煤化工主业,优化存量产能,采用先进工艺培育新发展动能,创新增量,在4年时间里经营规模扩大了4倍。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通过关键生产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创建了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建成了5套国家工业化示范装置,填补了5项国内外空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工业发展模式。

中盐安徽红四方坚持产品研发取得新成果,推出促根肥、壮苗肥、膨果肥等8种水溶肥新品种;试生产4类功能性高塔复合肥,并制定产品企标,开展含菌复合肥等生产配方和工艺技术研究,筛选出关键原料,为新品种投放市场做好准备。

在谈到今后化肥企业如何发展时,秦志强表示,要着力打造五省区域性的化肥行业战略定位、产业政策、科技进步等高端信息交流互动平台。未来,以缓控释肥、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及套餐肥等为代表的的高效、新型环保肥料产品将获得迅速发展,是复合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

 

(关键字:化肥)

(责任编辑:0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