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介绍,草地贪夜蛾去年首次入侵我国,发生区域主要在西南和华南,见虫面积是1600万亩左右,经过全力防控,危害区域控制在云南、广西等局部地区,实际危害面积在240万亩左右,虫害地区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据监测,今年草地贪夜蛾基数大,北迁时间提早,预计是一个重发生的态势。
2020年草地贪夜蛾发生态势严峻。草地贪夜蛾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具有寄主植物广、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害重和通过迁飞导致大范围成灾的特点。根据农业农村部下发的《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今年我国草地贪夜蛾发生具有三个特征:(1)虫源基数大。截至2月10日,西南、华南、云南、四川等区域见虫面积超过60万亩,是2019年同期的90倍;(2)北迁时间提早。由于境内发生时间提早,加之境外虫源的持续迁入,预计2020年周年繁殖区和迁飞过渡区虫源北迁时间提早1个月左右;(3)发生面积扩大。草地贪夜蛾威胁区域占玉米种植区域的50%以上,预计全年发生面积1亿亩左右。同时,西南华南地区甘蔗、高粱,以及黄淮以南地区冬小麦也存在受害风险。
推荐农药或将迎来需求高增长。《预案》推荐农药中,单剂包括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茚虫威、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氟苯虫酰胺;生物制剂包括苏云金杆菌等;复配制剂以菊酯类、甲维盐类复配为主。根据全国农技中心推荐用量,甲维盐每亩平均消耗原药量1.5克,对应1亿亩玉米种植区域用量约150吨。农业农村部在去年底就下拨了草地贪夜蛾冬春防控经费5000万元,近期下拨4.9亿元资金,支持各地提前做好防控的物资准备。
(关键字: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