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低,由于天气、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每年都会发生冻害现象,受冻后作物产量降低,商品性价值下降,会给我们的大棚作物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冬季作物如何防冻?
冻害对作物的危害及反应
低温引起的植物生理生化变化包括细胞膜系统受损、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光合速率减弱、呼吸速率波动大、物质代谢失调等。
植物的抗寒性主要取决于在低温信号诱导下抗寒基因的表达程度,如抗冻蛋白、过氧物歧化酶抗氧化系统、与植物激素有关的调节系统、脂肪酸去饱和酶、脯氨酸等冷诱导基因。
冻害的发生原因生长中的蔬菜,遇到突发或持续长时间低于0℃以下的环境温度,植株体内水分就会结冰,从而伤及或致死功能组织。一段时间内,0℃以下环境温度持续时间越长或降温幅度越大,蔬菜受害越重。0℃以下环境温度来临前,若气温持续多天缓慢下降,蔬菜的抗冻性会有所提高,冻害的损失会减轻。生长中的蔬菜若遇气温突然降至0℃以下,就会发生严重冻害,许多蔬菜会整株冻死。
蔬菜受冻后,如气温回升缓慢,加上阴天无风或有小风,则受害较轻;反之则加重受害。不同种类的蔬菜耐寒性不同:大蒜、菠菜、韭菜等耐寒蔬菜不易受冻害;萝卜、白菜、芹菜、蚕豆、甘蓝等较耐寒冻;西瓜、甜瓜、黄瓜、冬瓜、茄子、辣椒、番茄等易受冻害。蔬菜不同生长时期耐寒性也有差异:生殖生长阶段易发生冻害,幼苗受冻重于成株。晚秋、冬季和早春是蔬菜易发生冻害的时期,通风口、边行、棚膜附近和地势较高的地方等处的蔬菜易受冻害。
虽然作物本身有一定的抗冻能力,但是能力是有限的,还需要额外补充营养来提高作物抗冻性,对于提高作物抗冻能力以及冷冻害恢复。
建议使用英国巨奥肥业有限公司研究的“鱼蛋白非桶反响”,防寒抗冻、提质增产、抗碱调酸、抗病抗逆、保花保果、膨果着色
(关键字: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