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从草莓苗期到结果期都能发生危害。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防治,会对草莓的品质和产量造成直接影响。
草莓白粉病主要症状
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红褐色,叶缘萎缩、焦枯。花蕾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幼果感病后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萎蔫;成果感病后果面有一层白毛,着色缓慢不均匀,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停止生长,严重影响草莓的商品和食用价值。严重时全株死亡。
草莓白粉病的发病原因
1、适宜的温度。
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高温或是低温都不利此病的发生,特别是温度低于5℃或超过35℃时,白粉病一般不会发生。
2、适宜湿度。
空气湿度大,特别是相对湿度80%以上。十分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定植后的秋季如果遇到连续阴、雨、雾、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反复浸染发作,致使该病暴发成灾。
3、栽培管理不当。
田间栽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病害易发生;施肥不当,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引起草莓旺长,茎叶幼嫩,病害也易发生。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1、品种及种苗:选择合适的抗病品种或者购买无病壮苗,避免携带菌源进入大棚。
2、加强管理,生长季及时摘除病叶带出园外销毁;控制好湿度,不可大水漫灌也不可过于干旱,雨后天晴需要重点防治。坚持通风,尤其是喷雾药剂后要通风排湿,在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可轮换烟熏剂代替喷药,降低田间湿度。
3、药剂选择,药剂选择要考虑草莓生长的特点,由于草莓经济价值较高,大棚草莓生长的环境相对封闭,选择药剂首先要考虑安全性,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更应考虑安全性。
河南金瀚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的25%嘧菌酯-赛娜森,可以全面替代三唑类、醚菌酯等抗性产品,对白粉病的效果更加突出,用药量更少,无抗药性,且活性更高,杀菌更彻底。
(关键字:化肥)